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近一年 江西新增112万人就业

17.02.2015  11:38

  本报南昌讯 信息日报记者罗捷报道:近日,记者从江西省工商局获悉,自2014年3月1日工商注册资本登记改革实施以来,在释放了改革红利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4年是工商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结合2014年省工商局统计数据的背景下,记者梳理了一年以来这些改革重点进行采访分析。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

  平均日增企业342户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最主要目的是激发了市场活力。据统计,2014年3月至12月,全省新增企业72108户,同比增长70.58%;新增注册资本3620.03亿元,同比增长122.83%。截至12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98.58万户,同比增长14.16%,登记资金总额达20538.49亿元,同比增长31.45%。

  改革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记者了解到,2013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为664.14万人,而2014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776.5万人,比2013年底增加了112.36万人,增长16.27%。

  企业信用公示受欢迎

  3个月近千万次查询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江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2372.76万人次,累计查询次数1631.71万人次;从事采购工作的谢先生说:“现在我们公司采购时,都会先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查询下合作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诚信记录。如果有失信行为或者违法记录,我们公司则一票否决取消合作。

  据悉,通过“江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年度报告的企业有47485户,个体工商户有11189户,采用纸质报送年度报告的个体工商户53370户。不过,相对于江西省38万家企业以及138万个体户的总量来说,参与到在网上公示信息的企业数量仍然很少。记者了解到,实行年报公示制度后,企业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应向工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报告,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因此,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库将在2015年上半年得到丰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