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全力推进独具江南特色海绵城市建设

03.11.2016  09:34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梦想,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幸福坐标。近年来,通过加大力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加大力度推进环境整治步伐,萍乡人民用激情追逐梦想家园,用汗水浇筑幸福坐标,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

  沿萍水河往城市新区,进入萍水湖湿地公园施工现场,亲身体会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给人穿越之感。这种“穿越”,有返璞归真的田园阡陌,更有一跃而至未来的生态品质——

  透水混凝土取代沥青道路,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MBR膜生物法深度净化;科学规划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调蓄方案,实施下沉绿地、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生态草沟、雨水湿地等一系列工程,保证了水体质量;生态水库沿岸引种芦苇、蒲草等各种花木,在点缀美景的同时,也可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整个公园建好后,将形成一个大的海绵体系,可以极大改善萍水河的生态状况,也将实现城市“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从萍水湖湿地公园窥一斑可知,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持续深入地进行,必将使城市大变样,成为改写城市命运的有力推手。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萍乡把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作为响应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号令,实现发展大变样的重头戏全力推进。

  2015年4月以来,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大幕拉开,一批“海绵体”项目在试点片区快速铺开,取得明显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萍乡市把“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从而增强城市宜居度和承载力,初步建立起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机制和指标体系,创新了PPP操作模式,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萍乡模式”。萍乡市成为全国16个试点城市中重视程度较高、机构较为健全、工作推进效率较快的城市之一。

  5月,由住建部牵头组织的国家三部委海绵城市试点年度绩效评价中,萍乡市考评得分在全国16个试点城市中名列前茅。同时,在中国海绵城市网举办的2016海绵城市最具影响力试点城市网络票选中得票第一。

  随着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推进,新建的人工湿地、人工湖,大片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的种植,地面停车场铺设的多孔砖,人行道上的透水铺装……都能让市民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既有利于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为百姓带来实惠,使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产生的另一个积极效应,是带动了产业发展。萍乡市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海绵城市新产品、新材料研发中心,利用去产能的水泥厂生产透水混凝土,利用废旧陶瓷生产透水砖,排污管改渗滞管,积极引导和扶持龙发实业、安源管道等企业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升级,率先培植海绵产业,形成以海绵产业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循环,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型。

  城区改造,实现全市区域内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截至今年9月,萍乡市共实施海绵城市项目27个,其中建筑与小区13个,道路与广场7个,公园与绿地4个,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2个,防洪1个。目前,全市完工项目15个,在建项目12个,完成海绵体改造和建设投资约22.66亿元。经过海绵体改造的小区和公园等地区,经受住了上半年几场暴雨的检验,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江西省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