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中型灌区,13名工作人员,5.7万亩农田,看似一组不相干的数据,但背后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就是吉安市白云山工程青原区灌区管理站。
2013年7月-8月,灌区出现持续高温无雨天气,白云山水库蓄水量3107万立方米,不及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致使大面积农田受灾。然而去年,灌区以0.3%的增幅,夺取全年粮食生产丰收,实现十连增。
奇迹,归功于灌区管理站实施的水利体制改革,归功于灌区管理站推行的“衔接无缝化、技术专业化、服务精细化”治水路子。近年来,灌区管理站一心为民,在服务上下功夫,在管理上求突破,在灌溉上求实效,大旱面前实现远水解了近渴,保障农业增产丰收。
走出困境的灌区管理站面临新问题
始建1976年的灌区管理站,管辖富田、新圩、文陂、值夏4个乡镇9.8万人,管理农田8.89万亩,支干以上渠道5条、总长100多公里,渡槽15座、总延长4339米,拱涵隧洞16座、总延长3624米,其他水利工程400多座(处)。几十年的风雨,灌区管理站从一个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降为自支自收正股级事业单位,从辉煌走向没落,到2005年有效灌溉面积仅3.7万亩,单位负债达191万元。
2006年,灌区管理站实施体制改革,采取财政保障、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从原有51名干部职工中录用13人;同时整合节水灌溉、末级渠系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资金,对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68万亩,有效灌溉率为75.14%,取得“‘三定’落实到位、改制经费落实到位、人员经费落实到位、养护经费落实到位、水费返还到位、下岗人员分流到位,综合保障能力增强”的六到位一增强的效果。
渠通了、水畅了,本来是件好事,然而,灌区管理站又面临一个新问题:他们管理的渠道水流汩汩,下面却是乱象丛生。为自个方便,上游群众处处拦陂设坎,下游群众只能望水兴叹,不断出现因水起纷争的事件。“那个时候,村干部常抱怨,群众老埋怨,水费根本收不上来。”灌区管理站站长王良旻说。
与协会衔接探索治水新路子
如何把水送进田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灌区管理站主动与各村委会衔接,以行政村为单元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58个,会长由村委会书记或主任担任,协会下设若干个分会,一个自然村一个分会,村小组长任分会长,管理长藤结瓜的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调度灌溉用水,一路护水到田间。
为协调好灌区、协会、分会三者关系,灌区管理站进行大胆尝试,走出一条治水新路。在事权划分上,灌区管理站负责支干以上渠道放水,协会负责支干以下渠道放水,分会在农渠处接水灌溉。在工作衔接上,灌区管理站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推行轮灌机制,分支渠、分时段轮流放水,杜绝“上游水哗哗、下游眼巴巴”的用水现象;协会实行“统一调度、统一放水、统一晒田、分级管理”的灌溉机制,实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团结用水。在经费筹集上,灌区管理站每年收缴的水费由财政全额返还后,用于水利设施维修和养护;会员群众按每亩10.24元标准交纳水费,再每亩交纳2元清淤费,由协会统筹管理,用于斗农毛渠道清淤。
2013年,扣除协会提留的工程养护经费,灌区管理站到账水费34.8万元。在此基础上,他们整合小农水资金、财政资金、水费等100多万元,用于水利设施维修和保养,水利设施完好率在90%以上。
精细化水利服务解了民之忧
2013年的大旱,着实让肖木樟惊吓一场,刚刚栽下的秧苗没来得及返青,就遇上大旱,频频喊“渴”。“要是没有抗旱服务队的帮忙,300多亩稻田恐怕颗粒无收。”农民肖木樟说,他们试拨了抗旱服务队的电话,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抗旱服务队带着机械来了,两天打成一口抗旱井,引来“救命水”。
近年来,灌区管理站探索建立水利服务机制,把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进行点对点、精细化服务,为老百姓解后顾之忧。2013年成立的灌区抗旱服务队,没来得及壮大,就迎来了大“烤”验:连续28天38℃以上的高温无雨天气,使17950亩农田遭遇旱灾。抢修水毁工程、开挖抗旱井、清淤渠道、泵站提水,一件件事情、一桩桩工作,抗旱服务队全力以赴,浇灌受灾农田17510亩,浇灌率达97.5%。“抗旱期间,队员们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经常一身汗水、一身泥,个个晒得黝黑的。”王良旻说。
“如今,灌区管理站和协会包揽了水利建设、农田灌溉等大小事情,群众能安心种地。”新圩镇马塘村协会会长曾名佳说。他细算一笔账:正常年份,每亩农田年均放水9个小时,渠道清淤4个小时,维修水利设施3个小时,共计约16个小时,若按每小时10元工价计算,即为群众节省成本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