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用好“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坚持“挺纪在前”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形成新常态
“今年6至10月,函询谈话134人次,与前5个月相比上升1575%;组织处理201人,相比上升258.9%;严重违纪重处分123人,相比上升101.6%;移送司法机关6人,相比下降50%。”三升一降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积极探索。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活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四道防线夯实“挺纪在前”理念,“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以工作实效取信干部群众。
早约谈:
让咬耳扯袖成常态
11月17日,多日雨后的南昌,空气格外清新,然而市民政局大会议室内,气氛却有些许紧张——与市纪委主要领导相对而坐的民政局殡葬系统干部,神情严肃甚至有些局促不安。
“别紧张,放轻松,我们来聊一聊‘红包’治理工作。”这天,市纪委主要领导约谈市民政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相关处室干部的情况,被一一记录在工作台账上。
约谈是我市近年来探索的工作制度之一,包括廉政约谈、信访约谈、任前约谈、警示约谈、履职约谈、函询约谈、交心约谈等七种约谈,实行“一事一谈”、“一部门一谈”、“一干部一谈”,力求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问题线索,问清楚、谈清楚、查清楚,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小错”酿“大祸”。
“给一些存在错误的党员干部一次‘补虚祛寒’的机会,或者对出现错误苗头的党员干部咬咬耳朵、扯扯袖子以警示,约谈对党员干部既是‘治病’,也是‘防病’,既是唤醒责任,也是严管厚爱。”市纪委主要领导说。
勤巡查:流动问诊无死角
“镇党委主体责任意识淡化,对党员干部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范不力,镇纪委极少主动查办案件,对反映村干部的举报件调查不深入……”这是今年8月12日,市委第一巡查组向新建区长堎镇党委反馈的一些主要问题。
“点上问诊、面上看病、警示全体。”今年以来,市委启动党风廉政巡查工作,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两个责任”、“六大纪律”情况作为巡查重点,紧盯被巡查地方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并力求全覆盖、无死角。建立市委“五人小组”听取巡查汇报机制,成立市委党风廉政巡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64名市管干部组成的巡查组长库和184名市直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组员库。
目前,全市已完成了针对3个乡镇的第一轮巡查工作,发现17个方面的问题,涉及领导干部违纪问题线索22件,办结14件,函询1人、党纪处分5人、免职3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第二轮针对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卫计委等5个市直单位的巡查正在进行中。
广监督:明察暗访织密网
今年3月初,青云谱区纪委联合区审计局和区财政局对各单位“三公”经费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青云谱区环保局局长孟毅,擅自截留排污费1.95万元,虚列支出1万余元填补以往未开发票的正常开支,其他9000余元用于私人宴请支出。今年7月,经青云谱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孟毅留党察看两年、撤销其环保局局长职务、行政降级至科员,责令其退回全部违纪款。
截留擅用排污费问题被发现,源于青云谱区纪委的联合专项检查。我市十分注重多种监督形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除了专项检查、重点督查、定期抽查等常规形式外,今年运用“互联网+”理念,建立了以全市县级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为主要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平台、纪律教育平台,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监督执纪装上“顺风耳”、“千里眼”。
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啄木鸟”行动,持续开展暗访,及时曝光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典型案例,形成了对违规违纪行为“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明察暗访480余次,查处问题47起,处理88人,其中县处级干部3人,党纪政纪处分55人,通报典型问题19起;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案件12起,党纪政纪处分和问责24人。
严问责:为挺纪在前“撑腰”
近一年来,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区的8个村,有3个村的原党支部书记被移送司法机关,2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受到党纪处分,我市除了追究昌东工业园区原书记、主任汪斌,原副主任李庆(两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责任外,今年8月,还追究了昌东工业园区纪工委书记的监督责任,将其调离纪检岗位。这是我市落实“两个责任”的一个实例。
今年,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落实“两个责任”,并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六大纪律”等作为责任追究重点,坚持“一案双查”,对不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或者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的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严肃追责问责。
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贵在坚持。为推动“四种形态”常态化、长效化,市纪委制定《关于加强对同级党委监督的暂行办法》、《关于推进党风廉政巡查工作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制度,以制度的堡垒为“四种形态”的有效运用保驾护航。
见习记者 蔡欢 记者 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