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尊严经不起“胯下之辱”

15.05.2015  12:19
原标题:师道尊严经不起“胯下之辱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学不是越花哨越好,再花哨的形式也不能以遮蔽师道的内核为代价。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大写的人,与时代同步,与教育规律合辙,与社会期待符合,才是根本。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教学区新1栋310教室。一场名为“解决问题的思维与策略”的选修课即将结束时,51岁的讲课教师张能立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走到教室前门,趴在地上,然后说:“同学们,请从我身上跨过去吧。”大概几分钟的时间,超过100名学生“凌辱”了张能立。被“凌辱”的张能立,趴在地上欣慰地笑了。(《武汉晚报》5月13日)

或许在张能立看来,“胯下之辱”是表象,实则传递敢于否定权威的精神,希望培养出类似敢于“向奥巴马扔鸡蛋”的学生。如此解释,可谓用心良苦,只是这种做法真的能培养学生敢于否定权威的精神吗?在一定意义上,张老师的初衷可以理解,但课堂不是行为艺术,夸张的课堂教学不见得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式。更何况教师的一言一行有着职业底线,要讲究师道和人道,符合人道的师道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

课堂教学不能哗众取宠。当下课堂,花里胡哨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多。在披着创新的外衣下,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何谓教学艺术,没有真正理解课堂文化,错把形式创新当成教学本真,错把表演当成艺术。尽管取得一时的热闹效果,但事后仔细反思,似乎什么都没留下。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归根结底是激发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否则再多的花样也无济于事。

至于用“街头艺术”形式来达到激发学生否定权威的目的,并不比那些移植、模仿的教学课堂效果好多少。有些教师为了区别于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刻意进行人为的创新。课堂变得热闹了,但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在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放弃了“教育场”的本质功能。因为“一课成名”的“创新”是功利性的,实际上放逐了创新的内核,因而无从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

以“教授趴地求学生赐胯下之辱”为例,尽管有教师的良苦用心,但似乎把课堂变成了娱乐性质的无厘头场所,而非真正的“教育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推理方法,都无法将其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联系起来,甚至可能破坏了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师生共同打造的“教育场”,一方面追求课堂效率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能力和养成情感,从中师生共同发展,更有效地进行情感交流与意义建构。但发展到“教授趴地求学生赐胯下之辱”的程度,已经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而是剑走偏锋,严重地说就是哗众取宠。

进一步说,此种“行为艺术”背离了师道的基本遵循。敢于否定权威,不是打倒权威,而是虚心向权威学习、请教的同时,不迷信权威。对教师来说,不是要放弃教师的尊严和权威,而是消除高高在上的、抽象化的师道,以修养、学识、科学精神和巧妙的教学艺术取得学生信任,塑造新型的平等交流性质的师生关系。“否定权威,先从否定老师开始”的想法固然可以理解,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数学家苏步青倡导“学生超过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这才是真正的打破权威,才是真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代言人,还要具有为人师表的形象。师道作为一种尊严的存在,要求教师向学生传递各种基本的行为规范,在评价、引导学生品行的同时,以规范者的角色示范引导学生的一言一行。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知识传授、方法培养和人格养成是并行不悖的,撕裂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得当的。遗憾的是,“教授趴地求学生赐胯下之辱”无法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在无形中消解着社会和学生对师道的神圣期望,不利于师者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学不是越花哨越好,再花哨的形式也不能以遮蔽师道的内核为代价。祛除表象喧嚣,回归教育常识,老老实实教学,用才能和品德引领学生,依靠真正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成为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大写的人,与时代同步,与教育规律合辙,与社会期待相符,这才是根本。

(作者系媒体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