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一时的席殊书屋仍在坚守 让更多人感受阅读之美
3月29日,在去南昌席殊书屋的路上,记者翻阅到一则2002年的旧闻:“再过两个月,省内席殊书屋最终将达到80至100家的规模,并争取每个县城将会安排建一家书屋。”时光如白驹过隙,十多年过去,如今,问起路人,辉煌一时的席殊书屋却鲜有人知晓。
即使如此,掩映在一片绿荫中的席殊书屋依然顽强地展现着生机:周六心理沙龙,青年们围桌而坐分享读书心得;周末“一经读书会”,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精英读书人汇聚一堂。人文讲座、读书小组、专题文化月……形式多样的文化品读活动,成为席殊书屋的新元素、新常态。用书屋创始人席殊的话来说,书店需扛起“全民阅读”大旗,要为阅读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成为城市文化标杆。
为阅读而坚守
29日,南昌市一经路上的席殊书屋二楼活动区,在与弘道书院举办的“一经读书会”上,国学经典的阅读者们团坐在一块,讨论热烈。而书店的一楼则显得有些寂寥,来买书和读书的人并不多。
“不得不承认,实体书店日益式微。北京、上海等多地的席殊书屋先后关门。目前江西省幸存下来的席殊书屋不足7家。”席殊开门见山,坦承书屋经营的囧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图书消费者的凋零,网上书店巨大销售量证明人们并不缺乏阅读欲望,城市的阅读群体更是不少。”
从3月29日发布的销售排行榜看,席殊书屋的读者群阅读面极其广泛。记者发现,榜单前三位分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瓷上中国》《耶路撒冷三千年》,囊括政治、区域文化和历史,榜单上也有时兴的余秀华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因改编电视剧热播,路遥《平凡的世界》进入榜单第四位。“从榜单反映的情况来看,公众的书单触摸到社会方方面面,读书的欲望像一颗种子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席殊说,这就值得书店为阅读坚守。
自从2005年南昌大学分店因经营不善关闭后,南昌一经路上席殊书屋十几年如一日,9时准时开门,面带“笑容”迎接每一位读者。席殊仍然认为,当下,阅读并没有危机,每一个人都有阅读的欲望,只是不知如何找到合适的书,找到愿意读书的氛围,书屋现在做的,就是让人们释放阅读欲望,参与到阅读中,读更多的好书。 为文化当平台
在网上书店和手机阅读盛行的今天,民营实体书店倒闭或停业的消息屡见不鲜,转型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像北京、深圳的一些书店,就出现了图书+咖啡+文创产品的概念,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在席殊看来,网上书店以销售畅销书为主,缺乏专业性和学术型类图书,无法面面俱到。实体书店必然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
“拿销售来衡量书店的经营已成为过去式,就连我自己也常常在网上购书。”席殊认为,实体书店与读者面对面,阅读体验更佳,同时也能为作者、读者或兴趣相投的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可能。这也是席殊书屋文化沙龙、讲座、读书会越来越频繁的原因。
如今,席殊书屋的文化沙龙每周一次,涉及文学、艺术、心理。十几年来,书屋坚持文化精品以及不错的区位优势收获的一批层次较高的读者群,让学术氛围浓郁的人文讲座人气颇丰。1月31日,南昌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 “赵感鹤人文讲座”开讲,计划每年举办8至10次。在3月开展的“陶瓷文化月”活动中,著名作家胡平作了“瓷上中国”的开场演讲。
席殊透露,类似的“专题文化月讲坛”每年将办5至6次。4月即将开讲的是“赣文化月”、“禅宗文化月”。“简而言之,书店已不像原来那样只有单一的卖书功能,如今更多的是承担文化活动的平台,要让书店成为城市文化的标杆。”席殊说。
让读书不寂寞
有了书店这个平台后,通过怎样的方式吸引和维系读者?在席殊看来,读书会、读书小组就是网罗城市爱书人、读书人的最好途径。
记者也曾遭遇与大多数人一样的困惑,从网店购买的书,放在家中迟迟不愿意去翻阅。“读书是一种需要去分享的事情,朋友之间交流心得,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席殊介绍,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前,席殊书屋争取建立20个读书会,以期为读书人搭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闲暇时捧着心爱的书,来席殊书屋和读书人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以书会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读书时遇到朋友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据了解,目前席殊书屋建立了“龚鹏程读书会”、“胡平读书会”、“一经读书会”。甚至还能为喜欢体育的朋友成立“姚明读书会”。总而言之,读书会涵盖任何阅读兴趣的读者。“让书屋成为友善的阅读空间,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书友,这样一来,放在枕边的书便不会‘寂寞’。”席殊这样展望。
互联网给实体书店布下一重阴影,也能带来惊喜。席殊介绍,基于席殊书屋读者群的本地读书小组APP正处于筹备之中,“互联网+”也将成为席殊书屋的新元素、新常态,为愿意读书、喜欢读书的人群提供广阔的线上平台。
江西日报记者 刘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