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感冒市民常用抗生素 专家:用药参考十大核心信息

12.12.2013  15:05

    “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国家卫计委日前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权威专家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在我市依然广泛存在。

        记者发现

        主动使用抗生素的人较多

        据了解,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包括合理用药在内的基本医疗素养仅为9.56%,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比例约为15%。2012年,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超过120万份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报告。

        对此,国家卫计委日前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权威专家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其中核心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等,以此来指导市民要合理用药。

        记者采访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在我市广泛存在,市民为求见效快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尤为突出。昨日下午,在交大一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牟宽厚正在接诊一位5岁的儿童,而在就诊期间,孩子的父母就几番问起:能不能好得快一些?要不要吃消炎药?牟宽厚说,在接诊中,像类似现象数不胜数。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八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医生诊断后方可用,但实际上不少药房依然可以不凭处方购买。记者昨日在纬二街、含光路等几家药店询问头孢克肟等几种抗生素药,销售人员均没有要求出示处方。

        专家建议

        用药参考十大核心信息

        牟宽厚介绍,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等。很多人多年形成的习惯是一感冒就吃消炎药,一发烧就吃退烧药。而在国外,感染发烧要高于38.5℃才建议用药,其他一般采取物理降温、大量饮水等方式即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的人越来越多。牟宽厚说:“很多人说养生,就是盲目的用各种中药炖汤。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长期摄入中药,对肝肾功能造成负担,有的甚至导致慢性肝肾功能疾病。”目前市民在合理用药方面有很多误区,比如大部分市民嫌去医院麻烦,小病小痛仅凭一知半解,想当然的买药,或者听朋友推荐就买药。

        很多上班族的抽屉里塞满了各种保健品,疏于饮食、锻炼,却把所有希望依赖于保健品上,大量使用。“市面上保健品大多过分夸大功能,治病功能少之又少。”牟宽厚说,既然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除了医院和医生应该遵循外,为了自己的健康,市民也应该认真参考。

        合理用药十大提示

        1.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买药要到合法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4.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误服、误用;

        9.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