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江西“金名片”
本报记者 杨 静
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绩效全国第三;全国率先建成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实时监测13万余家高风险行业企业;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16年荣获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优秀省……一组组数据,串联起平安江西建设与时俱进的步伐;一项项举措,展现出平安江西这张“金名片”的别样精彩。
8月19日,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平安江西专题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江西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着力点,以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切入点,完善体制机制,丰富方法手段,深入推进平安江西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一份责任 “一把手”带头护一方平安
“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平安建设摆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在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的同时,全面落实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不断优化完善一系列事关社会治理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平安办常务副主任林强介绍。
加强顶层设计。江西将平安建设纳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设篇章进行部署,并专门制定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工作指引。同时,坚持每年由省委书记、省长与11个设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229个省综治责任单位“一把手”签订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年度工作重点,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定期议稳、归口处理、风险评估,一系列制度机制高效运行,平安建设考评、试点工作督导评估、矛盾多元综合化解、专项治理工作、智辅决策实战指挥、社会协同等平安江西建设“四梁八柱”构建成型,有力促进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形成。
久久为功 基层基础持续筑牢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江西聚焦平安建设工作重点,统筹各方资源力量,推进民生民安事项融合,夯实平安的根基。
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持续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2.2万个综治中心作为统筹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平台作用不断强化,近年来共处理民生民安问题逾1670万件。
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集“智能汇聚、智慧研判、智辅决策”功能于一体的江西省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各级综治中心同步接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省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汇聚各类数据信息1.07亿条。
社会治理网格持续规范。江西在全国率先发布《社会治理网格划分和编码规则》地方标准,按照“全要素”要求,规范处置非法集资、消防安全、禁毒宣传、城市管理等社会治理事项。84838名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疫情防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966525”江西省社会心理服务热线精心搭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干预,健全心理服务保障;平安江西志愿者行动持续开展,动员发动广大群众围绕平安建设任务,开展平安志愿活动,全省198万余名平安志愿者开展活动30万余次。
用“新”更用心 社会治理亮点纷呈
近年来,江西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社会治理打出“组合拳”,招招精准发力,招招落到实处。
“红色治理”风生水起。立足省情,江西充分挖掘红色治理资源,着力提升党建引领效能效应,拓展群众参与广度深度,充分彰显江西基层社会治理特色和优势。
擦亮“大湖治理”江西品牌。江西认真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在禁捕退捕水域不断做实矛盾预防化解工作,巩固拓展建设鄱阳湖区联谊联防联治机制成果,强化水域联合巡逻执法,有效提升防范风险和应急反应能力。
“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省行政村覆盖率达99%,自然村覆盖率为74.3%,建成智能安防小区4100个,力促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江西坚持将依法治理作为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方式,针对“医闹”“校闹”,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开创了处理医疗纠纷以省为单位立法的先河。今年7月1日颁布实施《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系统集成已有经验和做法,推动相关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我们将继续健全完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格局,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诉求‘只跑一地只进一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质效,努力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等社会治理要素的精准掌握、有效管控,继续擦亮平安江西这张‘金名片’。”林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