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ABS临停的背后角力 谁主导债市监管

18.06.2014  15:03

这件事情说明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厘清监管头绪,最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否则各说各话,各施各压,不知道什么时候谁就撞到枪口上了,这不是一单产品的事情,涉及到理顺监管机制的问题。” ]

6月16日,平安银行26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最后时刻被央行叫停,一时间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业内人士都能看出,此单资产证券化产品被叫停背后是监管机构之间的角力,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层次体制问题。

16日早晨,机构就准备好看热闹了,这单资产证券化产品‘逼宫’意味太浓,央行不可能视而不管。”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有知情人士称,此次“逼宫”有两点:一是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审批绕开了央行;二是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债登”)开展重大业务创新也绕开了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央行。

试图“撇开央行

从中国债券市场的情况来看,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一个是场外市场,一个是场内市场,虽然监管主体分别为央行和证监会,投资者群体和交易品种也存在一定差异,但两个市场各有分工、相互合作,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种能够跨市场发行和交易,其中就包括优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具体看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已经发行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均由央行和银监会管理,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债登托管。需要注意的是,中债登的财务管理权归属财政部,业务管理单位是央行,人事任命权则在银监会。

根据行政许可及“三定方案”,资产证券化的行政许可在央行。鉴于许可权在央行、发行场所和托管机构的业务管理都在央行,央行在资产证券化管理方面有着绕不过的地位。

然而,此次被叫停的“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则绕过了央行。在通过银监会批准之后,直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发行,但与通常上证所发行的ABS产品在中证登托管不同,此单产品由中债登托管。

2005年,国务院批准央行牵头成立了10个单位参与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央行会同银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涉及的抵押权变更登记有关问题的试行通知》等10余个部门规章。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央行《关于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工作的汇报》,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一直以来,银监会ABS的审批工作流程较长,影响了证券化试点的进度。而且银监会还借助审批影响商业银行证券化路径选择,实际上,平安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计划早在2013年七八月份就已经提出申请,但银监会一直都没有放行,直到平安银行接受了银监会提出的到交易所独立发行条件之后,银监会才算放行,而且完全没有跟央行沟通。”一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交易所债市与银行间债市角力

审批权力还是其次,此次平安银行ABS被定义为只在上交所债市发行,完全绕开了银行间债市,这无疑让两个债券市场的关系产生了冲突。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从这次安排看,名为在交易所市场上市,但其投资主体包括了所有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的机构,且范围更加广泛,按照这个发展方向,交易所市场将“吞并”银行间债市。此外,出于历史教训和风险隔离目的,此前存款类机构中只有上市商业银行才能参与交易所的竞价交易,此次则全体农信社和商业银行将可以借此在没有任何制度约束的前提下重返交易所。这都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大问题,需要严肃的讨论和论证。

实际上,在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2013年10月,央行和证监会就对此进行了沟通,明确认为,“现有国债、企业债跨市场发行方式及相关技术都已经较为成熟,可参考上述两种债券实现优质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跨市场发行和交易。

但现在平安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完全绕过央行,直接在交易所独立发行,违背了上述共识,这也让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形同虚设。”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央行是认同跨市场发行交易的,但平安银行ABS这单产品违背于此。

风险防控

另有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央行之所以如此激烈反应,还因为业务上的下辖单位中债登。

此次中债登在没有拿到央行批复的情况下,就发布公告与上证所一起公布托管交易所发行的平安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于绕过主管中债登业务的央行。”一位发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央行看来,紧急叫停的原因之一还在于,平安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的交易和结算结构可能会引发市场风险。

有接近此次发行的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根据上交所和中央结算公司的业务通知,投资者认购平安银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并非直接使用原有在银行间市场的债券托管账户,而是要开通债券账户项下的专用分组合管理功能,建立了与原有银行间市场业务的防火墙,提高了市场效率。但是,从实际看,不同市场的子账户仍然是共用的同一个总账户,也共用同一个系统,能否真正起到防火墙的作用,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从2013年债市监管风暴之后,“丙类户”等的规范就一直是主题。据了解,目前新的交易机制正在设计,有望在一定规则的前提下对被暂停开户的部分机构投资者重新开放。但目前上交所开户不用备案,投资者只要在这里开户就可以直接交易,这将可能导致丙类户在交易所“死灰复燃”,产生新的监管风险。“投资者会在这里找到监管套利的空间,甚至会劣币驱逐良币。”接近央行人士如此表示。

按照上证所发布的资料,此次认购投资者包括金融机构、100万以上非金融机构、RQFII、QFII等,从这个角度而言,投资者群体不但与银行间重叠,甚至还有可能扩大到个人投资者。如果对个人投资者发行结构相对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会否重蹈雷曼迷你债的覆辙,值得警惕。

从市场角度来看,叫停事件可以理解,资产证券化市场包括整个债券市场的盘子越做越大,各家监管机构都希望分一杯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行及交易商协会在整个债券市场中拥有最大发言权;证监会虽然有交易所市场,但盘子很小,希望打破目前的一些约束,承揽更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债券品种;而银监会虽然拥有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业作为发行主体,但并没有直接的资本市场的监管权力。

  央行回应支持ABS自主发行

此次叫停事件看起来只是针对一单产品,但机构却被监管机构的角力给打晕了,多位发行主体及信托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不知道谁主导,事情不好办。

6月17日晚间,央行正面回应此次叫停事件称:“人民银行支持平安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关登记托管工作应按照主管部门之前业已商定的模式进行,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按市场人士的分析,所谓“已商定的模式”就是之前规定的参照国债和企业债发行模式在两个市场跨市场发行,而不是撇开一个市场。

另外央行还表示:“根据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达成的一致意见,今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由银行自主发行,包括发行的窗口与时机选择,无需进行行政审批。鉴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涉及货币政策实施与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与稳定,应事前报告,这与自主发行并不矛盾。

这件事情说明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厘清监管头绪,最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否则各说各话,各施各压,不知道什么时候谁就撞到枪口上了,这不是一单产品的事情,涉及到理顺监管机制的问题。”一位发行人士对此表示。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