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百姓平老静 拾金不昧连夜归还赤金手镯

17.10.2014  14:3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把一个普通百姓平老静身上发生的诚信故事,用诗歌的形式加以赞美,他把平老静封为“一品百姓”,致使平老静在一时家喻户晓。

  平老静是民国时期河北保定市一家包子铺的老板,做生意坚持以诚为本,童叟无欺。一年春天,因生意红火,包子铺流动资金周转不开,平老静夫妇经多次商量,决定将家中一副包金银镯拿到典当行典当。平老静从典当行拿到了“袁大头”,这才解了包子店的燃眉之急。

  转眼到了除夕。当平老静拿钱前去赎回银镯时,典当行的伙计不知是不知情还是马虎大意,居然将一副足金镯子递到他手中。平老静当时也没多看,揣上银镯就高高兴兴回了家。

  除夕夜,平老静与妻子一起,打开了刚刚赎回的他们心爱的包金银镯。因为那包金银镯是妻子当年的嫁妆,妻子最认得。细心的妻子将银镯拿在手里,左看看,右看看,咋看都不像自己那副包金银镯,而是地道的赤金手镯!一看这,夫妻俩都惊呆了。待他们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后,平老静说,这一定是典当行的伙计拿错了,人家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无论如何不能坑了人家。妻子说,对!于是,夫妻二人毅然决定,把赤金手镯连夜送还给了当铺。

  当铺老板深受感动,不仅托人给包子铺制作了一块“拾金不昧”的牌匾,还把自己当铺的一大间房以最优惠的房租让给平老静开包子铺。

  陶行知得知此事后,深入采访,并满怀深情地创作了一首诗《平老静还金镯》,以此教育他的学生和国人。诗中这样写道:“平老静,家住在保定。人格最高尚,一品老百姓。夫妻开设肉包铺,但觉本钱不够大,将包金镯子去押当。除夕拿钱赎出来,银镯变成纯赤金,这镯不是原来物,不义之财不可得。可喜大年三十晚,夫妻出门把老板寻,找着典当老板把镯换,不要赤金要包金。保定包子铺几十个,唯独老静肉包最出名,老静并不登广告,人人心里自相信……

  冯玉祥在媒体看了陶行知点赞平老静的诗后,就经常去平老静的包子铺吃包子。他觉得在此就餐是件非常光荣的事。

  平老静本来就红火的包子铺生意愈加火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