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排涝标准“20年一遇” 极端暴雨考验城市良心

15.05.2014  17:39

  【摘要】住建部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于今年2月施行,增加了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和积水深度标准,这是我国首次明确城镇内涝防治设计标准。气象专家称,一旦遭遇短时间形成的特大暴雨,南昌现有排水管网就够呛,容易产生内涝。针对极端的降雨,用上百年一遇的排涝标准毫不为过。

  原标题:现有排涝标准仅为20年一遇 南昌碰上特大暴雨就够呛

   “多少年一遇”是概率 不是恰好多少年出现一次

  在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大城市排涝设施要能抵御30年到50年一遇的暴雨。南昌市气象台专家称,动辄说“多少年一遇”可能会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也不严谨。“在工程建设领域中,为了与设计标准相配套,常常涉及暴雨洪水多少年一遇。”

  省水文部门熟悉工程设计的一名水情专家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重现期的概念,是指暴雨或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即惯称的“多少年一遇”。

  水情专家特别提到,此前曾有人调侃,“才活了20多年,就碰上百年一遇的暴雨”,这个调侃是由误解引发的。暴雨50年一遇、百年一遇,是指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暴雨在很长时期内平均每50年或百年出现一次,而不能理解为恰好50年、百年出现一次。“这是一种概率,以50年一遇为例,在500年里平均发生10次,但不是说一定要满50年才发生。”专家称。

   现有排涝标准遭遇大暴雨4小时可排干

  计算暴雨洪水“多少年一遇”,并不是数据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复杂课题,要利用历史上的水情资料组成样本系列,选择合适的频率曲线线型和估计它的统计参数,推求出相应数值,得出“多少年一遇”。

  专家称,一般根据24小时也就是单日降雨量,来计算暴雨的多少年一遇。“选取的站点不同,样本不同,多少年一遇的数据也会有很多种。”专家强调,内涝防治设施设计还要具体地段具体分析,以得出最科学的设计标准。

  据悉,南昌城区的建筑建设时间不一致,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排涝标准,但标准越来越高是一种趋势。南昌市城市排水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称,2003年以来南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排水系统改造,近年还专门制定了“日雨量100~150毫米,4小时退水”的目标。

   近年极端降雨频发 考验城市的“良心”

  资料显示,南昌城区最大日降雨量为289毫米,出现在1973年6月24日。2012年的两场特大暴雨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当年5月12日白天,短短7小时南昌降雨量达到143.6毫米;当年8月21日夜间,3小时南昌雨量就超过100毫米,超过了以往整个8月的雨量。气象专家称,一旦遭遇短时间形成的特大暴雨,南昌现有排水管网就够呛,容易产生内涝。针对极端的降雨,用上百年一遇的排涝标准毫不为过。

  “以后南昌进行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不仅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还要尽可能定得更高。”相关人士称,规划、设计单位在排涝上要有超前意识,不仅是应对极端降雨的需要,还有另一层含义: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南昌成为特大城市指日可待,虽然现在还属于大城市,但后期上马的内涝防治工程按特大城市标准来弄,以后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还历史欠账。(记者金路遥 何柳斌)

   编辑·点评

  每当汛期时刻,大部分城市都会沉浸在“威尼斯式”的水景中,唯独赣州得益于修建于北宋时期的福寿沟而例外。强降雨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之大,无须多论。所痛惜的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浮躁情绪,让城市街道与排水系统建设的反差越来越大。“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句话几近沦为陈词滥调,但一下雨城市被淹得一塌糊涂的现象,却未改观。前段时间深圳暴雨的景象让人后怕,南昌等江西的城市虽然未有这样的“汪洋一片”,但强降雨之下的“小江小河”也不少见。

  按照专家的说法,20年一遇的暴雨,南昌4个小时就可以排干,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老天爷下雨不会“按需分配”,城市内核建设的功能,就是要在各种意外之下得到发挥。排涝标准虽然提高了,但关键还在于执行到位,标准只是最基本的参考,应该做到即便100年一遇的暴雨,我们生活的城市也能够不受大的影响。古人尚且可以修建福寿沟这样福泽千年的排水系统,何况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