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5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70857件 涉案金额约22亿元

24.09.2015  00:18


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三秋(资料图)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9月23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件件关系到人、样样与民生有关,各项改革和决策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决策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带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近日,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三秋就法治建设接受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省人社厅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着力采取“多听、多问、多说、多放”等“四多”的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初步形成了规范高效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确保了人社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多听,就是广泛听取意见,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刘三秋说,建立专家咨询制度,成立了厅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37名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在规划起草、重大决策等方面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使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多问,就是多向法律专家咨询,促进决策法制化。”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对重大事项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力度,确保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合法合理。同时,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大决策事项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省人社厅在省直部门比较早地建立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关系到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等10个方面的重大事项纳入评估范围,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分析评估不稳定因素的风险程度、可控程度,并专门设计了“一图一表一报告”,使风险评估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得到了人社部的肯定和推广。

    “多说,就是多做调解工作,促进矛盾柔性化解。”建立行政调解制度,制定出台了《江西省人社系统行政调解工作实施办法》和《行政调解法律文书示范文本》,明确了行政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主体及范围、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等,统一规范了全系统15种行政调解文书,保持了全系统行政调解文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建立争议调解机制,全省共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109家、在企业、园区、行业协会、乡镇街道等建立了1.2万个预防调解组织,现有专、兼职调解员2.6万余人。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处理工作中,坚持调解为先,总结出了“诚心、细心、精心、耐心”的四心调解法,被人社部作为“江西模式”在全国推广。

  据统计,近五年来,全省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0857件,涉及劳动者近12万人次,涉案金额约22亿人民币,结案率达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调解率为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经仲裁不服而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仅为总量的3%,大部分案件已化解在调解仲裁阶段,有效地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多放,就是做好加减法,进一步简政放权。”2014年以来,省人社厅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到68.97%,审批总时限缩短率达到52.4%,事项精简率和总时限缩短率是历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赋予省直管试点县(市)43项人社管理权限,占省直部门下放总数的3%;取消了专业技术职务认定收费等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同时,江西省人社厅本级全面建立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收费清单和其他事项清单等五个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清单之外无审批。在便民服务方面,专门成立了厅信息化建设指挥部,以“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保障零距离”为目标,重点推进社会保险“多险合一”、医保监控、阳光政务、人力资源市场整合、“12333”电话咨询服务平台升级等五个关键项目建设,打造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阳光政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实现“一张网”对外服务、“一体化”对内经办、业务全流程在线处理、经办过程阳光化、全过程监察监管,以信息化人社助力深化改革,以阳光电子政务倒逼简政放权,以技术手段创新杜绝权力寻租,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