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后春节曾一度遭到封杀 都以失败告终
核心提示: 自1912年以来,春节曾一度遭到封杀,都以失败告终;国外一些国家也曾抵制春节多年,依然失败。
民国时期过年照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一陶,原题为《1912年后春节曾一度遭到封杀 都以失败告终》
民国元年,流行一副滑稽对联:男女平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自1912年以来,春节曾一度遭到封杀,都以失败告终;国外一些国家也曾抵制春节多年,依然失败。过大年,是中国和华人文化圈最坚硬温暖的传统,有人说解决春运就该取消春节,根本就是不知历史的胡说。
袁世凯批准“春节”
1912年1月1日晚,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孙中山宣读誓词后当场宣布《改用阳历令》,以当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意在彻底改朝换代,向封建王朝决裂。
1月13日,《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发布,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然而,民间仍按传统过农历春节。通常称公历新年为“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称“阴历年”。
1913年7月,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接到一份报告:“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袁世凯只批了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
两个年节起冲突
自袁世凯1914年批准出“春节”,许多倒袁人士非常排斥。孙中山在1924年,还提出过废除“春节”。
民国的新历法与工商界产生冲突。旧历新年、端午和中秋是工商界结账日,如果按照新历,整个工商系统要为之改变。
1919年2月1日是农历新年,山西的缙绅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记载:“五更各庙鸣钟,惊醒世人早起迎神,里中放炮接连不断,此其新年也。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