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多举措做好2014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04.06.2014  18:20

  2014年,新建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采取多项举措,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宣传到位、安排及时,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冷链到底、疫苗到员、标识到畜”,使全县存栏的所有畜禽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目前,该县春防工作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为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加大强制免疫和消毒灭源力度是防控重大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该县疫苗、消毒药等防疫物资已足额安排、发放到位。今年共计调运禽流感疫苗员 690 万毫升,猪口蹄疫苗107万毫升,牛羊双价苗9万毫升,猪瘟脾淋苗80万头份,猪蓝耳病疫苗85万头份,禽新二联苗250万羽份,均已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各乡镇规模养殖户按照程序自行进行了强制免疫,散养户则由农业综合站的专业队伍集中进行了免疫注射。

  在做好工作布置的同时,县防重办加大督查力度,一是提前预告检查,要求乡镇在集中行动结束前认真开展自查,做好补针补防工作;二是成立督察小组,对全县防疫工作落实情况认真检查;三是采集血样检测抗体,对抽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到位,在检查上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访群众、抽血清的办法进行考核检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改善疫苗冷链条件,新建县农业局对大型疫苗冷藏库进行了年度检修,今年3月初,为全县所有乡镇都配备了568升的大型冷柜,每个村级防疫员都配备了疫苗冷藏包,大大提高了疫苗的存放及免疫效果。

  为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县指挥部已购买了6吨高效消毒药品分发到各乡镇或重点养殖场,对全县各重点养殖场、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进行了全面消毒,另储备了2吨高效消毒药作为应急物资。根据《新建县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的要求》,县防重指挥部积极准备,强化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人员、物资的应急准备,储备了防护服,防护胶鞋,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各300余套,并安排专人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物资发放台帐。

  新建县按照省指挥部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应急体系,应急机制,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人员、技术、物质的应急储备,并举办了3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组织了21人的应急小分队。

  新建县切实做好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病、奶牛结核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除开展了动物疫病日常监测和集中监测工作,还进行了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的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共监测猪瘟血清样品123份,合格数为98,合格率为80%,口蹄疫血清样品123份,合格数为101份,合格率82%,监测禽流感血清样品115份,合格数103 份,合格率89 %。新城疫血清样品115份,合格数101份,合格率88%。

  为了规范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全面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新建县农业局举办了两期培训班,针对产地检疫、依法行政,确定了总体工作目标和责任,做到层层抓落实,做到人员、职责、目标、任务四落实,保证各项工作按制度有序的开展。

  严把动物防疫合格的发放工作,严格按规定办证,每办一证都派人去养猪场查看,拍照,各项材料完整存档,至今已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51个,累计共办理453 个。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自2011年12月开展以来,截止2014年4月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猪34913头(其中2012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9291头,2013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8716头,2014年1月至4月无害化处理病死猪6906头),对防止病死猪随地乱丢乱埋以及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等现象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健全动物报检制度,提升产地检疫工作能力,并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和管理,按市所要求规范设置报检点,安装灯箱统一标志牌,至今全县共建立动物检疫申报点38个。

  在生猪屠宰环节,严把生猪进、出场关,做好进、出场生猪的查证、查标工作,对无规定检疫合格证明及免疫耳标的生猪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对病死猪,严格按照“四不一处理”的要求,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屠宰检疫及市场检疫时发现的未经检疫和病害的生猪及生猪产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全县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保证了肉食品质量安全。


    附件下载:    '+sName[0]+''); for(var j=1;j                             '+sName[j]+''); }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