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位 办好本科——我校召开2015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11月1日,我校在南昌校区召开了2015年本科教学工作会。会议围绕“凝聚共识,回归大学教育本位;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集思广益,共商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大计,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校领导徐跃进、柳和生、孙占学、刘晓东、花明、汤彬、郭福生、陈晓勇、聂逢君、李德平、万继锋,以及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教授委员会及督导组成员,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分开题动员、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分组讨论、小组汇报、会议总结等阶段进行,先后由副校长孙占学、校长柳和生主持。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使命,本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会上,柳和生首先做了题为《回归本位 办好本科》的动员报告。他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要“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三个方面阐述了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柳和生指出,大学有四大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第一是人才培养,这个任务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所在,因为其他三个任务是可以被其他单位取代的,所以大学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回归本位,办好本科,必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顶层设计,分层推进。要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得到落实,加大经费投入和精力投入;二是要确保我们的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时代节律的教育。
“培养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柳和生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树立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和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全面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副校长郭福生在会上作了题为“凝聚共识,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改革,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教学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我校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本科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主要措施,即完善制度建设,明确教学工作责任主体;加强教学建设,不断凝练教学内涵;深化教学综合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以评促建,大力推进专业综合评价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教务处处长刘义保对会议下发的《东华理工大学“十三五”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草案)》、《东华理工大学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及后续工作安排》、《东华理工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行了说明。文法学院院长徐国华汇报了该院本科专业评估的相关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教学名师代表、机电学院副院长朱兆优,青年教师教课比赛获奖代表、理学院严兰兰老师在会上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
大会对第十四批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东华理工大学教学培育团队、2015年度学校教学名师、2015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副校长刘晓东宣读了表彰决定。与会校领导为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会上,柳和生代表学校与教学培育团队负责人进行了签约。
在集中讨论阶段,与会人员分成八个小组,各小组围绕动员报告、教学工作报告、教学制度文件展开热烈、深入的研讨。大家结合自己的思考,直面问题谈对策,有的放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各小组对本组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梳理,并由组长在总结会上先后进行了汇报。
“今天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继往开来的总结会,也是一次理清思路、部署任务的工作会,更是一次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动员会。”校党委书记徐跃进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会议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十二五”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一线教师在学校办学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难,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所取得的。
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徐跃进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提高对“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的认识,统一思想,努力构建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特色意识,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三是要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完善教学中心地位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的组织保障,确保教学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徐跃进强调,全体师生要以这次教学工作会议为契机,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齐心协力, 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为建设东华理工美好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此次教学工作会是在学校收官“十二五”、开启“十三五”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学校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鼓舞了干劲,对于推进学校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军民融合,核学科特色鲜明、地学优势突出、引领行业、带动区域、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图/朱思进 文/詹建英)
责任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