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见证江西铁路飞驰巨变

24.02.2023  12:31

  列车运行依靠信号指引,铁路信号好比列车运行的“眼睛”。擦亮“眼睛”,安全运行,这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电务人的肩上。

  2月21日上午,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电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内,20多名职工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在红绿黄蓝的圆点中“洞悉”火车站、铁路线、列车的信号状况。该指挥中心主任王勇,凭着27年的丰富经验,带领团队不断开拓新技术,为江西高铁的安全运营逐梦前行。王勇是南铁推送参选2022年“最美铁路人”的候选对象,同时荣获了2022年度“新时代·铁路榜样”提名奖,他的故事平凡却又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

王勇指导徒弟技能业务

  与京九铁路并肩成长

  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通车,江西铁路发展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这条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推动了我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迈出新步伐。也正是这一年,王勇成为一名铁路职工。作为京九线上万千铁路职工之一,当时的他,虽是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却又对未来充满憧憬。进入南铁后,王勇被分配在麻城电务段武穴信号工区,成为一名电务工人。从此,他与铁路信号结下了“不解之缘”。

  27年前的信号工,经常要沿着崎岖的山路,在铁路线上小心翼翼地检查维修铁路信号设备。回忆往昔岁月,王勇苦笑道:“那时我们的工具,就是一套电流电量的检查设备。背着设备每天穿梭在山洞隧道里,别看自己的工区管辖路段不长,一次出勤就是好几个小时。

  对比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况,现在的工作条件真的好太多了,思绪重回现实,王勇深有感触。他说道,2000年,随着铁路电务系统监控大厅的建设,信号监控和检修也告别了靠人徒步上路检查的单一方式,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含量,也给了王勇更多进步的机会,从一名普通的信号工人,升级为一名电务系统技术能手。2005年,王勇告别基层,调入南昌电务段九江信号车间,与先进设备打交道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列控设备、CTC和联锁系统等微电子技术,相比传统的信号设备,显得有些“高大上”。可这些复杂的高新设备,却被王勇捣鼓得游刃有余,因为他已是一个十足的“技术控”,成了微电子方面问不倒、难不住的行家里手。

  “从普速铁路,迈入动车时代,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升级,而对我来说压力也很大,总是要面对很多新问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问多学习。”王勇说,为了适应新线路的发展,在线路施工安装信号设备的时候,他就跟在施工人员身旁学习。一套信号设备是如何建成的,对于信号工来说也要了如指掌。在同事们的眼里,他就是个学习“达人”,技术水平一步步提升。

  为江西高铁逐梦前行

  2010年,江西首条时速200公里的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建成。此后,一大批动车线、高铁线开建并开通,一趟趟动车组在赣鄱大地飞驰。200km/h、250km/h、300km/h……动车组越跑越快。这意味着线路的信号设备量不断攀升。凭借过硬的技术,王勇从江西的“北大门”九江被选调到省城南昌,如今他升职为南昌电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主任,被同事们称为全段管内261个车站、3430公里信号设备安全的“大管家”。

  “每天线路上大量的列车奔驰着,全靠信号设备指引,每一盏信号灯,每一个车载监控设备,都是列车安全行驶的基本保障。”王勇介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升级,信号设备的监控和检修也迎来了全新的转变,例如监控信号设备的同时,就要发现可能会出现故障的蛛丝马迹,进而远程排障。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境界,如今更是王勇努力钻研的方向。

  “每年春运,铁路局加开大量的旅客列车,信号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产生的影响更大。这时候,我们的排班就更加紧张,无论是调度指挥中心的24小时不间断值班,还是线路上的检修力量,都是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王勇说,对于每个电务人来说,每次春运都是一场大战。

  铁路部门对于信号设备维修要求高,“信号设备平均故障延时不能超过55分钟”。对于王勇来说,这就是一条烙印在心头的“铁律”,无论如何,一旦发生故障,一定要快速解决。

  2月21日上午,南昌电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内,王勇和他的同事正在紧盯着电脑屏幕,随着线路信号灯的跳动,他们认真“巡视”。

  “今年底,时速300公里的昌景黄高铁即将建成,南昌东站也计划投入使用,在铁路事业发展的同时,相信我们的技术也会更先进。”王勇说,守护每一趟列车安全行驶,守护每一位旅客平安抵达的初心不变,属于他的“高铁梦”也会飞得更高。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