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2018年起南昌市区禁止销售毛坯房

21.06.2016  15:40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6月12日至18日又恰逢第26个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4日为第4个全国低碳日。作为自2011年成为我国低碳城市试点中的唯一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南昌节能与低碳工作如何抢抓机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6月20日,记者获悉,“十三五”时期,南昌将倡导绿色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守住生态底线,大力倡导绿色低碳行为,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引导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适度消费。

  

  

  太阳能发电助力绿色发展。

   

   成绩  

   万元GDP能耗下降18.78%  

  记者从南昌市统计部门了解到,“十二五”时期,南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节能建设,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78%,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根据省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8.2%。这也就意味着,南昌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相关负责人说,经初步核算,五年来,南昌市以能源消费年均6.5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11%的增长,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78%,累计节能260.43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时期万元GDP能耗下降16%的约束性目标任务。

   现状  

   七成以上能源要从外地购入  

  据介绍,随着“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稳步推进,南昌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十二五”时期,南昌市共完成12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锅炉165台,政策性关闭小企业34户。

  2015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184.68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7%,比2015年前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全市全社会能源消费量达1377.8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89%,低于GDP增速3.71个百分点。

  虽然如此,南昌市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南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南昌市能源十分缺乏,仅产少量电力,70%以上的能源需要从外地购入,能源对外依存度较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强。

   制度  

   把能耗指标作为干部重要考核内容  

  工业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记者了解到,《南昌市“十三五”工业节能规划》已正式出炉。具体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重点用能企业实现节能量30万吨标准煤;主要产品(工艺)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昌市还将实行工业节能负面清单制度,倒逼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建立并实施节能量、用能权交易制度,建立工业节能业绩评价考核制度,把能耗指标纳入各县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方面,对造成工业节能工作重大失误的干部实行终身追究。

   举措  

   2018年起市区禁售毛坯房  

  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上,我国节能政策更趋严格,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更加紧迫。南昌市将在推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取得新成效。

  建筑节能方面,南昌市提出,城市新区全部新建建筑、非城市新区公共建筑及一定体量的民用建筑要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玻璃幕墙应用和过大的共享空间设计。新建住宅应当一次性装修到位,2018年起市区禁止销售毛坯房。

  记者了解到,山东和广东深圳也提出要禁止销售毛坯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董事长陈志胜表示,房企出售毛坯房的弊端有二:一是装修浪费惊人。刚粉好的墙,因为要铺电线、水管,又要打掉,不仅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二是严重影响小区环境。使得一些小区,虽然建成10年,可装修陆陆续续从未间断过。而小区楼栋的电梯、过道等,因为运送砂子和水泥等装修材料,从来没有干净过,装修噪音的干扰更是苦不堪言。因此,应逐步对毛坯房的销售亮起红灯,建议制定出具体规范和实施规划,引导房企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装修出优质房后再出售。

   明年全城淘汰“黄标车  

  在交通领域方面,南昌市将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发展轨道交通和大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推广应用智能交通管理技术。2017年,南昌全城淘汰“黄标车”等高污染、高排放的公共交通工具。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比率要超过60%。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还将积极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支持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汽车和新能源车辆。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低碳出行”等活动,鼓励共乘交通和低碳旅游。(文/记者何柳斌 图/记者徐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