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市场化不是勒索家长的借口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教育工作的主线和重点。近年来,尽管入园率大幅提升,但是普及质量不高,幼教教师队伍薄弱,财政保障水平低,“上公办园难,上优质民办园贵”问题依然突出。河南将把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作为工作重点,2020年基本解决“入园难”。(4月23日 光明网)
学前教育是终身发展的起始与奠基。以前,幼儿园是遍地开花。稍微大一点的单位都有幼儿园,各乡镇、街道更是有比较上规模的幼儿园,一些小学也有附属幼儿园。许多社区和单位把办幼儿园当作是一项公益项目,幼儿园收费是十分低廉,甚至是免费的,一个学期最多也就几百元钱,而且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还可以在单位报销。那时,大家都不会为孩子上幼儿园操心。
幼儿园原本应该是十分纯洁的地方。然而,自从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后,由于民办小学、初中不再赚钱,很多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办幼儿园。相对于中小学来说,办幼儿园硬件的投入和师资力量的投入都比较小,但收费却比中小学甚至比高校还高。现在一些幼儿园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一些幼儿园负责人根本没有从事过教育,他们把办幼儿园当成纯粹的生意来做。有的将原来的公办幼儿园改制变成了民办幼儿园,有的购买或承包,还有的干脆将原来的公办幼儿园推倒重来。从而使民办幼儿园越来越多,公办幼儿园则越来越少。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公办幼儿园仅占24%左右,比例严重失调。
由于国家对民办幼儿园是放开的,加上政府没有采取控制幼儿园价格的具体措施,鼓励幼儿园走市场化道路,使幼儿园价格飞涨。一些人利用人们爱子(女)心切的心理,把原本十分普通的幼儿园稍加改造,通过各种关系申报后,变身成了所谓的“星级幼儿园”,然后打着星级的牌子漫天要价,出现了大量的“天价幼儿园”,搞得不少家庭的孩子在昂贵的学费面前只能“望园兴叹”,无“园”可上,一些家庭不得不借钱让孩子上园。使以前“上不起学”变成了现在的“上不起幼儿园”。
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严重失调,也引发了广大民众的不满,一些稍微有些权力,有些路子的人,通过各种关系上了师资力量比较足、收费又相对便宜的公办幼儿园。而那些没有路子没有权力的普通家庭,只能让孩子出大钱上民办幼儿园。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公办幼儿园,不得不向公办幼儿园负责人等打点关系,这也使一些公办幼儿园出现了塌方式腐败案。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市场化不应该是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理由,也不是公办幼儿园逐渐消失的理由,更不是一些政府部门放任不管的理由,更不能以此“勒索”家长,作为牟取暴利的借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国家不妨逐步把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也是保障国民教育权的一种进步。
文/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