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地存30余栋"小洋楼" 作家秦牧曾居于此(图)
盐运西社区的老建筑,保存得较为完好。
盐运西正街24号大楼,秦牧与陈残云曾居住于此。
30多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小洋楼保存较完整 部分出自名家手笔 没一栋完全重样
为发掘广州更多有价值的老建筑,促进广州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本报发出征集令,邀您一起“挖掘”线索,将有价值的建筑文化遗产写入保护名录。这些建筑应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或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有关,能反映城乡发展和人文历史。线索包括照片、图纸、文献、故事等资料。本报将酌情刊登,并将线索推荐给市规划局。
传统中轴线上的教育路盐运西社区,因其为清代盐运司所在地而得名。盐运西正街、一巷、二巷、三巷绝大多数房屋都是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精致洋房,虽然规模不及新河浦、华侨新村,却小而美,建筑呈棋盘式平行布局。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结合砖木结构洋楼建筑,现存30多栋,总体保存比较完整。老街坊介绍,部分是出自建筑名家的手笔,且所有建筑没有一栋完全重样,可谓一个洋房博物馆。著名作家秦牧、陈残云都曾居住在此,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关注和保护。
盐运西的建筑规模不及东山的新河浦,更远小于华侨新村。但这里的特点是规划整齐,小而美。主街为盐运西正街,西侧为盐运西一巷、盐运西二巷、盐运西三巷。整个社区的房屋基本上都为南北向,呈现中轴线上较难得的棋盘式平行布局。
最有特色的是门廊拱券,30多栋建筑基本都不相同,虽然是小处,却赋予了每栋设洋房不同的个性。这些洋楼以盐运西正街东西为界,西侧和内街的洋房多是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中间开门,屋内中间为楼梯,水磨石米梯级木扶手或水泥扶手。梯后是天井,两侧为套间,前为阳台,后为厨、厕。配以绿树或小庭园。盐运西正街东侧的楼房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房屋,与民国洋房最大的不同在于设计了大阳台,外立面更为简洁,少了装饰。整个社区保存较好的建筑有盐运西正街3号、18号、19号、23~28号,盐运西一巷2号、5~17号、18号、20号,盐运西二巷1~6 号,盐运西三巷3号、5号、7号、9号。
据此前文物普查的了解,80多年前,最早是华侨在此购买了用地,聘请设计师设计洋房。本身是归侨的居民麦老师回忆,早年查询房屋档案,得知盐运西二巷双号数的几栋洋房出自爱群大厦的设计师之手,可见盐运西的洋房不少都是精品。曾住在盐运西社区的知名人士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两位著名文化人——作家秦牧和陈残云。记者几经打听,老街坊麦老师证实,秦牧和陈残云是邻居,都曾居住在盐运西正街24号大楼里。24号建筑比较别致,楼外有一堵红砖墙绿琉璃瓦砌成的开放式围墙。与正街东侧的多座建筑一样,这是建国后修建的公寓式洋房,设计上与民国时期洋房有较大区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大面积的阳台,外立面更为简洁。
住家故事
归侨两代人 一住六十年
盐运西是广州近代华侨房屋集中地之一,当年华侨为何会相中这里,81岁的秘鲁归侨麦志诚老师讲述了他和父母两代人的故事,老人对祖国的情深,令人动容。
1932年出生在秘鲁首都利马的麦志诚,其父亲年少时就从家乡顺德到秘鲁谋生。麦父凭着中国人的勤奋努力,在一家当地人经营的贸易行从伙计一路被提拔为总经理,后来与华侨朋友合资开办了贸易行,从事进出口贸易。
这位事业有成的华侨始终心系祖国,几个子女从小就学习中国文化。到了即将上中学的年龄,父亲让年幼的孩子陆续回到祖国。当时,正值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麦志诚父亲作出这个决定需要不小的勇气。十来岁的麦志诚随母亲踏上归国行程后,辗转于港澳多地,在抗战胜利后终于回到广州。
不久之后,母亲租下了盐运西一巷的一个房子,安顿下来。说起为什么相中盐运西的原因,麦老师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多位秘鲁归侨朋友安居在盐运西。“这里位于市中心,生活方便,又是建成不久的社区,环境在当时的广州是非常好的”。
麦老师回忆,60多年前的盐运西,教育路和惠福路已是今天的规模,但铺面不多,盐运西正街东西两侧的景象大为不同,东侧的房屋可能在抗战之中被破坏,基本上残垣败瓦,西侧一巷、二巷、三巷则伫立起上世纪30年代兴建的新式洋房,模样与现在差别不大。
在盐运西一巷租住几年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麦志诚的父亲决定举家回到广州定居,最后,二老相中了盐运西二巷最里头一栋四层西式高洋房。从少年时代至今60余年,麦志诚都在盐运西度过。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广雅中学等学校任教,妻子同样是一位教师。巧的是,相邻的两栋洋楼都是教育系统的宿舍楼,与志向相投的人士做邻居,麦老师认为是一件美事。
在改革开放后,盐运西一带渐渐聚集了摆卖肉菜的摊贩,后来成为了农贸市场。大约十年前,农贸市场拆除,盐运西重新恢复了宁静,还新种了树木,不久后绿树成荫,那些被喧闹掩盖的精美洋楼也重新被认识。“现在就像是上世纪50年代的样子”。
千年文脉 汇聚于此
书坊街:百年民间刻书业中心
与盐运西相隔一条马路的书坊街,如今仿古建筑林立,却迟迟未启用。昔日这里是广州的文化重地,是民间刻书业中心,有近300年的历史。晚清时期,广州一度成为全国刻书出版重镇,书坊街见证了广州刻书业的黄金时代。
书坊街之名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至少在清雍正年间已见于史书记载。所谓“书坊”不仅是指“书店”。古代书坊的业务,起码包括自行编印书籍出售、承接刻印书籍、代销书籍三类业务,其功能与现在的出版社相当。
由于地处管理全省教育的最高衙门附近,此处生员、文人来往众多,所以两旁书坊成行成市,刻印销售与科举考试有关的书籍,还有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也招揽文人刻印书籍。晚清时书坊街知名的书坊有:守经堂、艺芳斋、合璧斋、翰元楼等。据说当时书坊街有牌楼,石匾上刻有“书芳街”三字,牌楼毁去,刻有“书芳街”三字的条石曾铺在书坊街南端的地面上,后来不知哪里去了。
书院街:清宗族书院数以百计
“龙藏流水井,马站清水桥”,这副对联巧妙地镶嵌了教育路附近的几个地名:龙藏街,流水井,大、小马站……这几条街巷组成的约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现存的书院有7间,包括流水井两侧的庐江书院、考亭书院、冠英家塾,小马站的濂溪书院、见大书院、曾家祠,起义路青云书院。庐江书院和青云书院在最近几年经过了大规模的修复,定期对外开放。
越秀古书院群始建于清初,一度云集了当时两省(广东、广西)3个学宫,5所省级书院,1所府级书院,两所县级书院以及大量的民间宗族书院。清朝中叶,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集中了大量的各地商人及商业资本。省内各宗族纷纷在省城建造作为本族子弟或合族子弟进修、应试之所的宗族书院。现在保持最完好的庐江书院始建于嘉庆年间,比大名鼎鼎的“陈家祠”历史还要久远,是市级文保单位。
教育路:得名于教育委员会
盐运西社区地处的教育路,其得名确实缘于“教育”。据《广州越秀古街巷》记载,自明代以来,南汉国药洲所在的教育路一带就是广东最高级文教官署的所在地,明代提学道署、清代学政署、民国时代的教育会及现今广州市教育局都在这里,主管全省(市)的文化教育行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20世纪20年代广州大开马路,市政府扩建观莲街,并穿教育会地接书坊街建成南北走向的马路,故名教育路。1927年,原教育委员会一部分地块上建起了教育路小学。在教育路上,还有一处重要的文化场所——南方剧院。记者廖靖文 图/记者邱伟荣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