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世界地质公园获评估绿卡 解除摘牌之忧
18日至22日,第六次世界公园大会在加拿大圣约翰市召开,庐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获得2014年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的绿卡,这意味着庐山将继续保留世界地质公园资格,顺利解除了“摘牌”之忧。
庐山如琴湖
警告
曾因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不足被亮“黄牌”
2013年1月9日,在广东韶关举行的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公布了2012年评估结果:庐山等中国三景区因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不足,被给予“黄牌警告”。
据了解,庐山被警告的具体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业的地质公园队伍,解说内容以及景区提示牌陈旧,难以达到科普效果,世界地质公园标志不显眼。同时,庐山世界地质公园还被曝“导游偏爱讲传说”,与向公众传播地球科学知识相违背。
另外两家被“黄牌警告”的景区是湖南张家界和黑龙江五大连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督促被警告的景区积极“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按照规定,上述被“黄牌警告”的景区,必须整改并接受二次评估,如没有通过审核,这三家地质公园将会从名单中除名。
整改
促使地质与人文旅游科研科普相结合
收到“黄牌警告”后,庐山管理局表示,将按照专家的反馈意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强化地质公园保护管理措施,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地质科学教育,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大国际地质公园成员间交流合作。同时,提出了三条整改措施:一是建立一支专业的地质公园队伍;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个地质遗迹进行解说,更新解说牌;三是强化世界地质公园标识系统,制作地质导游图等。
为了重新“擦亮”这块“金字招牌”,庐山地质公园在加强机构建设、改进管理、做优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努力促使地质与人文、旅游、科研、科普相结合。去年以来,庐山拆除了3000余个户外标志标牌,实施了牯岭街、小天池等生态停车场改造提升工程;加强管理组织机构,将遗产办和地质办合二为一,充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好地质公园与旅游业、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筹建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使游客全面了解庐山地质发展、演变过程。同时,借助“智慧庐山”建设,推行景区资源数字化、景区管理智能化、景区服务网络化,将文化、地质、旅游等完美结合,进一步挖掘展示庐山地质人文内涵。
经过半年的专业编写、修改、绘图、翻译和反复确认,2013年7月,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新的地质遗迹解说系统,也以崭新的面貌亮相于庐山的青山绿水之间。新的解说系统以简洁的语言,将庐山的地质遗迹和文化、历史紧密相连,所有地质遗迹点的演变图均以卡通的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
成果
力保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
今年7月,包括庐山在内的三个被黄牌警告的世界地质公园,分别接受了联合国专家的再评估检查。
9月18日至22日,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公园大会在加拿大石锤世界地质公园举行。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强联系——以一种对人类有意义的方式,将人和地球联系起来。
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世界地质公园管理者,对地质公园建设进行了专题讨论,并举办了地质公园展览会。会议宣布了参加2014年世界地质公园的中评估结果,庐山、张家界和五大连池顺利“摘帽”,获得2014年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的绿卡,庐山终于保住了世界地质公园这块“金字招牌”。
背景
庐山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项目,设立于2004年。截至2014年8月,已有100个成员,其中我国有29个。地质公园是地球历史演变的“教科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在其制定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中称,设立世界地质公园的目的,在于“促进地质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地质公园适度开发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并向公众传播地球科学知识。
庐山于2004年成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专家曾给予庐山高度评价:“典型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作用,是地质遗址和历史、文化、植物、名胜的完美结合。”
地质公园名号是景区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世界地质公园等名誉称号会给景区带来巨大而持续的经济效益,如所在地区知名度提高、游客量增加,旅游衍生产品开发、当地经济发展等。巨大的无形资产和有形的利益驱动,使得地方政府以及景区自身对这些称号趋之若鹜。
但是,“世界地质公园”的名号并非终身制,而是每隔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会对各国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资格的景区进行重新评估,这是衡量和检验各个世界地质公园在地质遗迹保护、宣传地球知识成就等方面的重要工作。评估检查结果,将作为保留、警告或取消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资格的基本依据。
2013年1月,庐山等国内三家景区被黄牌警告后,就有专家指出,地方政府不能光看地质公园的经济效益,更应注重其公共性——科技的普及、文化价值的宣传等。(来源:信息日报 记者曹诚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