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造谣言:贺龙给体委发武器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后,1966年7月,北京大学团委的一个干部写了一张题为《触目惊心的二月兵变》的大字报,说2月份北京卫戍区到北京大学联系住房一事“是要搞政变”,并言之凿凿地定名为“二月兵变”。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看了这张大字报后,联想到北京卫戍区也到中国人民大学联系过借房子的事,又写了一张《郭影秋是什么人?》的大字报,质问已经调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影秋:“彭真阴谋搞政变,要在人民大学驻兵,这事你知道不知道?”
此后,这个“天方夜谭”式的“二月兵变”的谣言,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越传越玄。这两张大字报被林彪、康生知道后,成为他们打击、诬陷贺龙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炮弹”。
7月27日晚,康生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在群众大会上公然宣称:“在今年2月底3月初,彭真他们策划政变……他们的计划之一是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每一个学校驻上一营部队。这个事情是千真万确的。”
由于康生发了话,肯定有“二月兵变”这件事,事情便愈闹愈大。
邓小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他不顾个人安危,不顾自己已经身陷逆境,不顾在场的有陈伯达等“中央文革小组”要员,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澄清了事情的真相。在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这个二月军事兵变的问题,我们查了,因为我们早知道这个事,我正式跟同志们说,没有这个事。”
邓小平还强调指出:“我郑重地告诉同志们,我们的军队,彭真调不动,别人也调不动,我也调不动。这件事我们想澄清事实,不要再谈这个问题了,这件事不算一回事。”
但是,康生却不甘心阴谋被揭穿,继续信口雌黄,恶意诬陷。于是,各种震撼全国城乡的爆炸性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不胫而走,到处弥漫:什么“贺龙为了发动‘二月兵变’给体委发了枪、炮,大炮安在什刹海,炮口对准中南海……”什么“贺龙发动‘二月兵变’未遂,坐着飞机逃到苏联去了……”肆无忌惮的诽谤和恶毒的谣言交织在一起,使善良的人们一时真伪难辨。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决定》指出:“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决定》对起来造反的青年学生表示支持和肯定,认为:“广大的工农兵、革命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干部,是这场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一大批本来不出名的革命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闯将”;“他们的革命大方向始终是正确的。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主流”。《决定》还强调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但对于哪些人犯什么性质的“错误”,才能定性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决定》没有划出具体的判断标准。于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走资派”的帽子满天飞,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下至工厂车间主任、农村生产队长、商店门市部经理,只要有人纠集一帮子人说他是“走资派”,便可以戴上“高帽子”,任意批斗,随便侮辱。而被批斗者却没有丝毫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只有听任被批判和斗争。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会议期间,8月10日下午7时,毛泽东出人意料地来到中共中央接待站,亲切接见红卫兵和革命群众,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的这句最高指示,迅速传遍了全国城乡……
摘自《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之“文革的全面爆发”》 作者薛庆超(作者根据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翔实、生动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共分三部分:“逆水行舟”、“砥柱中流”、“拨乱反正”。作者通过对“文革”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介绍,阐明了十年浩劫对党和国家带来的沉重灾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大干部群众对“文革”错误理论与实践的抵制与反思,并阐释了“文革”走向终结的必然结局和拨乱反正、走出动乱阴影的历史性转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