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得奖让我更有话语权 千万别觉得以前特悲催
北京时间2月16日,在娱乐圈打拼了19年的“超级绿叶”廖凡,凭借在《白日焰火》中的表演,成功拿下今年柏林电影节影帝的桂冠。
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新晋影帝,在一个月接受了铺天盖地的采访,片约、广告约以及综艺节目的邀约蜂拥而至。
在见证今日之荣的同时,外界几乎不约而同地把廖凡40岁的人生割裂为“得影帝前,得影帝后”。对于这样的对比,廖凡无奈地笑着说:“我以前没那么惨,也没那么矫情。我一直享受我的工作和生活。”
“拥有了更多的谈判筹码”
华商晨报:《白日焰火》是在东北拍的,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错觉,以为你是北方人。
廖凡:是,从口音上来分辨,很少有人能猜到我是长沙人。有人说我像北方人,我确实很早就离开家乡。然后到外面去打拼。
华商晨报:这次柏林获得影帝,让更多人正视了你的演技。到目前为止,你觉得得奖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柏林影帝”“新晋影帝”这些称谓会不会使你觉得自己更硬气了?
廖凡:奖项让我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嗯……给了我一个胡说八道的机会。哈哈。开玩笑。当然得奖是好事情,对我以后演戏也会有一些帮助。让我在以后对待角色或者其他的时候,可能会更多一些选择权,拥有更多谈判的筹码。但是这个筹码也要看你的合作方是否认可。
华商晨报:电影载誉归来后,在院线上映,观众讨论得也很激烈。有很多人拿硬盘的情节跟各种电影或者小说来比,提出相似的情节。
廖凡:当时我们拍的时候,看过很多素材。某些拍摄手法的运用,会致敬经典,运用了传统的拍摄手法,又注入全新的东西,这是一部全新的电影。
华商晨报:我们知道你之前在拍《建党伟业》的时候受过很严重的肩伤。《白日焰火》里面也有马出现,这个会让你有心理阴影吗?
廖凡:马是很敏感的有灵性的动物,你走到它面前,如果你忌惮它,它也会烦躁不安。我之前受伤手术后,又再去骑马,又被马踢了一下。心里会有一点障碍。拍马戏现在比较费劲。片子里有一场戏,是有一匹马被遗落在居委会的楼道里。这是导演在电影里加入一些超现实的,虚幻的,荒诞的东西。台词里面又潜藏着一丝危险的信号,既真实又荒诞。这样的情节安插,当时让我们很兴奋。
“脸熟其实很悲惨”
华商晨报:以后会想要接拍哪一类的角色?
廖凡:我一直希望接到能打动我的。我喜欢的人物,是复杂一些的,多重一些,似乎这样空间会更大一些。有一些相对边缘的人群,也是我想去演绎的,当然观众有时候会不喜欢这样的人物设定,不愿意直视这样的真实,这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其实发现自己是个挺挑剔的人。可能妥协一点,整个人就会没那么麻烦。
华商晨报:得奖之前,有观众说廖凡?“脸熟”。现在回头看这个评价,你如何想?
廖凡:脸熟是对一个刚出道的演员的一种肯定,但细想下来很悲惨,你偏偏变成了一个脸熟。也许你从一开始演戏时的高度紧张、担忧,渐渐变成了一个游刃有余的脸熟。这其实也不是一个好事儿。但要看你怎么对待这件事儿。别人有时候跟我打招呼,说哎你是——我就说:“没错,正是在下。”排解一下尴尬。要不然对方老想不起来我叫什么多难堪是吧。哈哈。
华商晨报:很多人用“硬汉”形容你,简练,看上去也蛮准确的。
廖凡:我其实私下里没有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硬汉,我希望自己能更成熟,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表现得更游刃有余一些。希望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更从容。这么些年,每次跟一个优秀的团队合作的时候,会有一些影子贴在身上。我有时候还是挺传统的,会刻意让自己保留一些我觉得很好的习惯。
华商晨报:你毕业后就去北京打拼,这个过程中有想过放弃吗?
廖凡:我一开始很排斥北京。后来逐渐的,每年大量的时间在外地拍戏。过了六七个月,再回去会有亲切感。其实我刚来北京还是相对很顺利,当然一开始都会有些难,只认识很少的朋友。后来就是小剧场演出,逐渐认识越来越多的朋友,建立更好的人脉平台。是不是坚持,就看你有多喜欢这一行。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陆续转行,我不以我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里,为了家庭或者其他的什么都会有自己的取舍。一直做演员,并享受这个过程,这也是我的取舍。
“千万别觉得我以前特悲催”
华商晨报:即使是今天,在采访你的时候,还是要把你之前的生活和得影帝之后的生活割裂开来做一个对比。
廖凡:呵呵,这个很正常。但是千万别觉得我以前活得特苦、特绝望、特悲催。什么以前过得多难啊,怎么怎么样的,没有那么矫情。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所有的表演之余我都是个积累的过程。我享受我的工作,有人也说过绿叶影帝什么的。是演过很多配角,但这些角色里,也有很多我是很用心在演,是我喜欢的角色。
华商晨报:“首位获得柏林电影节影帝的华人男演员”,获得这个奖项后的这一段时间里,你接受了大量的采访,心里是会兴奋,还是会厌倦?会以什么心态面对全国媒体的关注?
廖凡:累不累分时候,当然不可能每个时候都跟打鸡血似的,有的时候不断重复回答一些问题也会累。但是也会跟自己说,每时每刻都尽量享受这个工作,不论是通告还是其他的什么。其实对方也在工作,既然大家都在工作,那为什么不一起愉快地进行呢?我有时候想,媒体重复地问我一些问题,也是为了引导我说出更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