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之二

31.12.2015  10:59

  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开创经济与生态“一色”、发展与保护“齐飞”的美好未来,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长鹿心社围绕实现这一宏观目标强调,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发展品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培育绿色文化,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江西,加快绿色崛起步伐。

  江西,建设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该如何再迈大步?

   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打造绿色发展品牌

  “用智不如乘势”。把握趋势在于见微知著,认清趋势,这就是明。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方法对。

  自去年我省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取得实效,为建设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必须在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上加大力度。明年,我省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加快绿色崛起步伐。

  “今年,随着我区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区启动了全省第一个覆盖所有乡镇和较大行政村的镇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明年,我区将着力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为做优生态环境,我们将用‘海绵城市’理念,深入推进乌沙河、礼步湖综合整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并制定科学考核体系,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南昌市新建区委书记樊三宝说。

  围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明年,我省将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林下经济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提高绿色工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向控制,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倾力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扎实开展生态创建

  伴随着建设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进程的加速,我省将通过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扎实开展生态创建,大力推动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打造一批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生态乡村、生态小镇、生态园区;积极引导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扎实开展生态创建,关键要继续建章立制,精心组织实施。”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彭迪云教授的观点是,各地要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权利,完善规划、把好原则、突出重点、形成机制、抓好考核,进一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严格的环境标准、专业的执法队伍和灵活的部门协作机制。同时,要健全公众参与及社会监督机制及低碳化、生态化生产和消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全省经济工作会上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我省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鄱阳湖流域清洁水系、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等工程;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我省将完善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制定生态红线内的管制措施;健全生态补偿制度,落实流域生态补偿考核办法;健全河湖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到乡村的“河长制”。各地将加快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同时,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让破坏生态环境的“任性”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征程漫漫。我们相信,只要久久为功,必将走出一条经济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