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辟“可视化”中医诊疗预防慢性疾病
中医不可测、不可见?检测癌症动辄上千乃至上万元人民币?14日,一项将医学数字红外成像技术与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数字热态自动检测分析系统正式在京亮相,几百元就能对人体重大疾病实现“预测、预知、预警、预防”。
中国“慢病四预先抗疲劳”健康项目14日在北京启动。北京现代数字红外成像技术研究院院长袁云娥与团队研发的数字热态自动检测分析系统作为慢病管理项目,在未来十年将在中国内地开办十个研究员分院科研管理机构,在中国经济活跃度较高的一百个地方城市,设立一千个以上的临床基地项目管理中心,创造一万个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服务于中国2.6亿以上的慢病患者目标人群。
袁云娥表示,十余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导致现代人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的身心疲劳导致的,表现有低热、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在医院常规体验一般无明显异常。
她介绍,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人体红外辐射的分布、变化与中医的阴阳、脏腑、经脉理论学说高度吻合,从而开辟了中医诊疗可视化的途径,能为个性化的慢病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团队提出了人体重大疾病发生前可“预测、预知、预警、预防”的健康管理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中医干预手段。
以心理疲劳为例,当工作压力和人际交往引起人的情感压力时,人头顶部将呈现对称性异常高热态分布,业界称之为“白帽子”异常图像改变;以女性常见乳腺疾病为例,正常情况下双侧乳头、乳晕的热态和双侧腋下的热态分布基本对称,而在功能改变或病理状态时,表现为乳腺局部异常的、明显不对称的热态分布。
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周友良表示,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动辄上千元,甚至PET—CT上万元的检测费用相比,数字红外成像技术非常灵敏,且价格相对便宜,能较早有效发现病灶。
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医疗产业教研室主任王国昌表示,袁云娥团队提炼出来中医“治未病”特色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疲劳综合征,可以更广泛惠及亚健康人群,从源头缓解、控制、抑制慢病流行与“井喷式”爆发。
据悉,该团队研发的数字热态自动检测分析系统已成为中医基础理论可视化的第一个空间、定位、定量热成像分析系统,被列入中国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发展一批中医现代化”项目之一。(记者 杜燕)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