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之水解实体经济之渴

05.08.2016  11:0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如何加快金融业的发展,输入“血液”,激活“引擎”,为实体经济“解渴”,对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江西,尤为紧迫。在年初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黄大明、彭中天、任江南等委员分别提交了《关于支持共青先导区打造省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议》《关于率先成立国内第一家文化互联网专业银行的建议》《关于促进我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等与促进我省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相关的提案,建议我省要在创新融资渠道、丰富金融服务主体上下功夫,逐步引金融之水解实体经济之渴。试点先行创新融资渠道

  地处昌九两市交互集中地段的共青城市,作为年轻的城市,自然有许多不同寻常之处。除了和全省许多县(市、区)一样大力发展工业园,该市还做了一项与众不同的项目——私募基金创业园。早在2010年,共青城就设立了国内首个对冲基金主体园区。2013年4月,共青城市私募基金创新园区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共青城私募基金创新园区已聚集各类基金机构240多家,管理资金总额达120亿元。

  按照“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的要求,结合共青城市实际,黄大明委员建议,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金融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将共青先导区打造成省级金融改革试验区。通过改革试验区试点,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省金融办充分吸纳提案中具有建设性的可行意见。注册地在共青城市的江西青年创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于5月获得了省金融办批复成立。省金融办还表示,支持共青城市企业参与设立我省民营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共青城市企业在合适时机申请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我省政府性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制定我省创业引导基金设立方案,支持共青城市私募基金主题产业园发展等。立足优势发展特色互联网金融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支持”,新修订的《证券法》也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公募众筹设立了有条件的监管豁免,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乘势而上的政策窗口期。

  2015年12月数据显示,我省互联网金融平台整体成交金额为7.21亿元,仅占全国的0.54%,贷款余额为8.48亿元,仅占全国的0.19%,且占比呈逐月下降趋势。虽然我省互联网金融产业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形势不容乐观,普惠金融的作用有限。

  我省作为金融发展十分滞后的中部省份,应该抓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浪潮,乘势而上。彭中天委员建议,我省是历史文化大省,应接入“互联网+”思维,在全国率先成立全国首家文化互联网专业银行,为我省巨大文化资产释放经济价值找到有利通道,形成文化金融产业的“江西名片”。

  互联网金融以其渠道宽、成本低、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能够很好解决实体经济“资金渴”的老大难问题。但由于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和规范的融资模式,也存在金融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扩放大等问题。为此,任江南委员建议,以控制风险为前提,构建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推动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机制等,营造诚信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良性金融生态。

  省文化厅等单位充分肯定了彭中天、任江南委员的建议,认为成立文化互联网专业银行能实现文化、金融、互联网三者的有机融合。在充分采纳提案建议的基础上,省文化厅也给出了“依托国有文化企业成立金控公司”“打造区域性文化专业银行”“引入银行、互联网企业、财团等战略合作者”“申办全国性文化互联网专业银行”等四步走的设想。 (王磊)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