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武科大用大爱诠释教育真谛

02.07.2015  10:44

  这几天,24岁的李中洲在武汉科技大学忙着办理毕业手续,但这是一场迟到了两年的交接仪式。大二那年,李中洲代人替考,让他本可顺利的大学之路变得曲折:替考被开除,复读考回武汉,再申请转学终被母校武科大接纳。靠诚信的自我救赎,李中洲自揭伤疤,获得用人单位的提前录用。(7月1日中国青年报)

  因为替考被学校开除,李中洲无疑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武科大没有抛弃他,李中洲也没有因此消沉,在母校老师们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下,他重新站立起来,几经周折终于再次回到母校读书,顺利完成学业,提前找到了工作。

  李中洲的故事读来令人唏嘘,感人肺腑。假如没有母校武科大的大爱,李中洲的结局,一定不会如此圆满。

  替考事件让我们为李中洲这位农家子弟感到惋惜。按规定,武科大作出开除李中洲的决定。然而,武科大并没有将李中洲一开了之。辅导员吕小红及时开导李中洲:“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坎儿,只是你来得早了点,挺挺就过去了。”班主任金贵林也鼓励李中洲“复读再考回来”。更让人感动的是,武科大校长孔建益给李中洲一个许诺:如果下一年能再次考入武科大,大一和大二修的学分学校还认。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永彬为李中洲买了回新疆的车票。李中洲离校当天,班主任破例同意7个同学去火车站为他送行。

  在李中洲回家后,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打电话关心复读情况。第二年高考成绩揭晓,李中洲因3分之差被同批次湖北大学录取。当李中洲向武科大提出转学申请时,武科大领导立刻就签字了。就这样,在湖大只读了一学期,李中洲如愿回到母校。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替考被开除的李中洲能够重回母校读书,正是武科大用大爱去“摇动”、“推动”、进而“唤醒”李中洲的过程。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大学生们在生理上虽然已经成熟,但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像李中洲这样,偶尔犯一次错误,如果得不到师长及时的指点迷津,甚至可以毁掉他的一生。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像武科大这样对学生关怀备至。高校学生管理的条条框框不少,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就是缺少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感情投入。须知,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如果我们的高校教师都能像武科大老师那样,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参与学生的生命的成长,我们众多高校所追求的“教育质量”,也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