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高校“下嫁”谨防“橘生淮北”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要整体搬迁到浙江省慈溪市了。该院院长王爱琦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正式回应说:“800亩土地、8个亿,嫁出去了。”在浙江,“下嫁”县(市、区)的高校不在少数。全省22所独立学院中,除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坚守省城杭州与宁波市外,其它独立学院都与相关县(市、区)进入了“谈婚论嫁”阶段。(5月19日中国青年报)
高校独立学院放下身段纷纷“下嫁”的现象,在其它省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与此同时,一些国外高校也纷纷抢滩中国高校市场,在一些地级市、甚至县级市落户。中国高校大有遍地开花之势。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合并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600多所高校参与到合并大潮中,就连北京大学也不能免俗,与北京医科大学强强携手。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教航母”都是那一时期的产物。当时,高校合并的背景,据称是为了建设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打造中国高校自己的“航母舰队”,也是为了打破具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条块分割。
然而有些令人不解的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几乎与高校合并同步,一批中等专业学校纷纷升格、更名,一夜之间“乌鸡变凤凰”。独立学院、民办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据来自教育部的数据,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为2788所。其中,普通高校为2491所,比上年增加49所;全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460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
“块头大”显然不等于“身体好”。中国高等教育野蛮生长现象令人担忧。比如,目前考核所谓“一流大学”的指标主要还是人才培养的数量、发表论文的总数和影响因子等。对此,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提出批评。他说,以定量指标为主忽视定性指标,重视大学研究功能远甚于教学功能,导致大学治理重机制轻氛围,贻害无穷。黄俊杰教授认为,一流大学应致力于知识的创新,应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应该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不义应有批判的能力和节操。
的确,高等教育要发展,但不能违背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更不能忘记大学的使命,丢掉大学精神。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秋衡表示,不同高校成功的途径不一样。建设大学、大楼等硬件工程容易,但是构建专业建设与育人环境等软件工程难度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搬迁慈溪,或许会给双方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但是,大学文化是高校长期办学过程中所积淀而成的宝贵无形资产。地处慈溪的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已经是“橘生淮北”,搞不好很可能会味道迥异。至少,已经没有了原先的那种办学氛围。我们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王爱琦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800亩土地、8个亿,嫁出去了”简短的话语里,不难看出王院长是多么兴奋。王院长兴奋的背后,则是知识商品化倾向,是大学的媚态,是大学精神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