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强卖”待产包没人管是医疗的黑色幽默

09.05.2014  10:44

  针对日前“北京市多家医院向产妇‘强卖’待产包”的调查报道,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钟东波表示,待产包既不属于药品,也非医疗器械,医院使用待产包也不是医疗行为,因此,卫生、药监部门都不对其进行监管。而待产包内物品的质量由质监部门把关,价格由市场决定,对“待产包”的监管,确实存在真空地带。(《新京报》5月8日)

  弄了半天,涉嫌“强卖”待产包的医院之所以敢于为所欲为地非法敛财,原来是监管存在“真空地带”,没有部门来管理和监管,也难怪“强卖”待产包成了不少医院的潜规则,孕妇成了任医院宰割的羔羊。

  退一步说,如果说医院涉嫌强卖待产包不是医疗行为,就可以不管,那么请问,医院食堂如果因为食品安全有问题而遭到患者投诉或者引起了中毒伤害事件,那么医院为什么要调查处理呢,主管的卫生部门为什么也坐不住了呢,看来不属于“医疗行为”不是不管理的理由。

  医院涉嫌强卖待产包,属于典型的乱摊派、乱收费和过度作为行为,更是典型的乱作为医疗行为,但是卫计委的相关负责人却将其解释为非医疗行为,如此牵强附会的解释很难服人,客观上也对“强卖”待产包是一种默认和纵容。

  待产包内物品的质量由质监部门把关,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样的解释没有错,但是“价格由市场决定”不是“价格由医院决定”更不是由医院来决定孕妇必须买,医院的“强卖”行为不是“市场行为”,而是凭借服务和权力的乱作为行为。

  医院涉嫌强卖待产包,如果卫生、药监部门都不对其进行监管,不能不说是卫生、药监部门的监管失职,更是一种狭隘的监管意识,只要是医院的乱作为、不作为和消极作为都应该由卫计委和药监部门进行监管和调查处理,唯有如此,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之外的乱收费才能够制止和终结。

  医疗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医德建设进行了很多年,医者仁心的教育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医院涉嫌强卖待产包的现象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继续上演,因为“管理真空”,所以医院有恃无恐,患者怨声载道,那么医院还有多少类似的强卖待产包的“管理真空”需要揭开真相和被曝光,需要继续追问。

  从医院的待产包的“管理真空”现象,可以联想到社会上一些公共服务部门的“管理真空”现象,不管怎么说,“管理真空”也是一种监管的不作为,需要相关部门统一行动,查找“管理真空”的漏洞,让乱收费和“过度服务”少些再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