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扶不扶”成为一个问题
路遇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真成了选择难题。从多年前的南京彭宇案,到此后多次发生的扶老人被讹事件,舆论对此高度关注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不少人得出结论:遇到老人倒地不能轻易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也不免要扪心自问一下,如果自己遇到跌倒的老人,还有没有勇气去“扶老”?
当然这要分情况。如果我就是责任人,那肯定没得说,一定会去扶。这还真不是唱高调,我是不愿承受未来的道德耻辱感,与付出更大的心力去忏悔相比,我觉得还是担责比较划算。这也算是一种理性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不是肇事者呢?我想还是会去扶。这也不是唱高调。中国人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一种从私德向公德的传递。简单换位思考一下,自己也有老的一天,也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已经发生的一些极端事件,就失去了对社会起码的信任,最终受到损失的也许将会是我们自己。
在这类事件中,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论调:“如果没撞人,你为何要去扶?”“如果没撞人,为何要垫钱出住院费?”按照此逻辑,当年雷锋叔叔不知“撞倒”了多少人!我们乐意去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们相信人性本善,相信人同此心,相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别人排忧解难,会让自己也快乐一些。
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被素不相识者帮助的经历。坐飞机时,行李箱太重,常常会有男士主动帮忙举到行李架上;钱包手机不小心落在公共场所,总有好心人及时提醒,也有过丢掉的财物失而复得的经历;最令我感慨、对我影响极深的,是2005年父亲在马路上被大卡车撞伤,也是一位陌生人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救治……
当然,也有过被陌生人欺负、欺骗等不愉快的经历。但是,我始终觉得相信他人的善意对个人来说更有利。身处茫茫人海,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身边都是陌生人,如果你对周围时刻保持不信任的恐惧与警惕,那付出的心理成本太高了。我宁愿在拥有防范意识的同时,相信周围的人是善良的、友好的。以此为前提,那你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做好别人的“陌生人”,对身边的陌生人抱有善意,在别人需要我们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
所以,无论事实如何,做到一个“扶”字至少是得分的。在“扶”的那一刻,实施的是救助行为,无论是亡羊补牢还是见义勇为,“扶老”本身都值得提倡与鼓励。
很喜欢一句话:“脸上的泥土不能阻止眼中的光芒”,即使行善面临风险,甚或未必能够立刻得到理解,年轻人也不应当放弃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如果不扶,我们会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