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的大学“第一课” 哈佛校园也热闹?

17.09.2014  12:15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过去8年里,康哲经历了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三所学校的开学。她觉得,“数哈佛的开学最不热闹”。

  她已经记不清本科开学时的热闹样子,只能说出几个关键词:填材料、办卡、整理宿舍、开会、军训。去北大报到的第一天,她说也差不太多,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是“”——人多,挤来挤去。

  哈佛大学的开学,简单得让她没觉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在这座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和4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校园,大学开学第一天,没有标新立异的横幅,没有熙熙攘攘的迎新点,也没有专门的迎新晚会。康哲记得自己去沃尔玛买来家具零件,在两个月前就找好的宿舍里,一锤子一钉子地组装家具。

  9月,中国迎来新一批大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同时,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飞赴大洋彼岸。关于大学开学的各种报道,时隔一年重新挤上媒体头条。这些年轻人,就这样开始了大学第一天的“第一课”。

   迎新标语折射出这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前不久,康哲刚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拿到她的第二个硕士学位。不少中国学生,也刚刚迈进美国大学的校园。

  来自福州的19岁姑娘陈韵正是其中一位。8月20日,她自个儿拖着行李箱,转了4趟航班,跨越半个地球,从中国的福州抵达美国的威廉玛丽学院,开始了她的4年大学时光。

  迎接他们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新生的,只有一个老师,两三个学长学姐。“他们在宿舍门口跳着舞迎接我们。”陈韵正当时有些惊讶,后来才得知,这是这所大学每年迎新的一种传统。高年级的学生要经过3轮面试,才能申请到迎接新生的职位。

  一切都看起来很简单。即便是本土的学生来校报到时,虽然有父母开车送来,也帮着搬行李,但是并没有中国大学开学时的热闹景象。

  这和康哲一年前经历的哈佛开学十分相似。她想了想一年前入学第一天的场景,“没什么印象了”。

  “美国学生比较独立,迎新时针对个人的比较多。”康哲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已经在纽约一家公司工作的她一边笑一边向记者介绍,和她一起入学的同学中,有的拖家带口,有同性恋,也有变性人,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专门的人负责迎接。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开学要隆重很多。“学校里很多‘欢迎新同学’、‘欢迎北大新生’的横幅,有些到今天还挂着。”这是来自四川的吴永琪刚进北京大学报到时的第一印象。几乎同样的话,也出现在清华大学大一新生赵洋的口中。

  甚至,每到这个时节,在网上会专门出现一个各大学迎新横幅的“集锦”。今年引起诸多关注和争论的是,一些大学将新入学的师弟师妹们称作“小鲜肉”、“小妖精”。

  据河北农业大学大一新生小许介绍,“欢迎新生”的横幅几乎无处不在。她和妈妈在校园逛时还特别留意了一下,从进学校大门,到报到处,再到食堂门口、操场上、宿舍楼前、超市门前、学院门口,以及学校的大电子屏上,迎新横幅有几十条。

  “这是中国大学开学的一大特色。”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胥青山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迎新标语折射出这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据这位教书教了30多年的大学老师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横幅上的标语,多是“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五湖四海等待你建设”;“文化大革命”时,变成“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四人帮粉碎后,高考恢复,大学横幅上写着“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现在的大学横幅,胥青山举的一个例子,正是武汉大学今年打出的横幅“不拼爹,拼自己”。

  有些人对这些横幅解读得饶有趣味,但胥青山对此一直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没必要刻意宣扬这种迎新口号。

  今年刚入读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留学生严俊,没有在学校看到横幅,甚至见到的学生、家长也不多。“大家都住在学校外面的宿舍,或住在家里,各忙各的,除了后来上课,很少见到。”严俊说,“感觉不像开学。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