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信访取消“排名”要减压不减责

12.11.2013  12:52

  中国信访制度正在进行重大变革。新京报记者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家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有关部门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新华网11月11日)

  何谓信访?简言之,就是去“告御状”,将自己所受的冤屈和不公正待遇告知上级部门,以解决其合理诉求。不容置疑,无论是古代的“告御状”,还是当今的上访,在解决当事人合理诉求,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重要作用。

  而始于2005年的信访排名制度并不是一无是处。信访排名制度将地方党政领导的升迁直接与信访排名相挂钩,这一制度在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期,对于基层矛盾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强化领导责任,督促地方党政领导狠抓信访工作,及时排解基层矛盾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但信访排名制度也是一柄“双刃剑”。当它在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利益的时候,也走向了邪恶的另一面,那就是地方各级政府和领导为了不受排名所累,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升迁,把信访变成了“截访”,不是想着办法去解决群众诉求,而是去动用警察、雇佣“黑保安”,设置“黑监狱”,让广大信访者饱受摧残。

  而一些老上访户也是抓住了信访排名的软肋,无论大小事,动不动就越级上访,动不动就往北京跑,有的人甚至还向政府漫天要价,不仅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也的确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伤害。

  有鉴于此,国家及时取消信访制度排名,就是为了解决被社会广为诟病的信访排名制度。取消信访排名制度,的确可以给地方政府腾出时间和精力去真正解决基层矛盾,从而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取消信访制度的排名,虽然减轻了地方政府和地方党政领导的压力,但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就能够松懈信访问工作了。取消信访排名可以减压,但不能减少地方政府的责任。

  一是信访工作依然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任重而道远,只能加压前进,而不能因为信访工作取消了排名,不影响地方党政领导的“乌纱帽”了就消极应付。

  二是各级政府要完善相应的信访工作制度,要下大力气去保护群众的合理诉求。当的确有司法不公,当的确有官商勾结、欺压民众、暴力强拆等事情发生时,谁又可以来保护民众的合理诉求?点对点的约谈制度能否让地方官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三是依法治国之路更艰巨。不可否认,我国先前的信访排名制度,说白了就是人治思想在主导信访工作,解决民众的诉求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上级领导的意志,不管当事人的事情对与不对,只要上级领导说了就是对的,只要上级领导重视了,地方政府就会跟着去重视。要根治这种“人治”思想,就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只有依法治国,政府部门才不敢惰政,才不敢伤民,群众才敢去告官,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才能得到依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