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雷:微信朋友圈变商圈,法治思维亟待唤醒

06.11.2014  11:35

  很多网友发发现,微信圈似乎已经开始变成了一个“小淘宝”。无论是什么电子产品、香水首饰还是国外代购,各种产品出售的信息。然而很多网友发现,买回的东西很多是三无产品,甚至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微信本是朋友之间,分享乐趣,联系感情的平台。如今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广告池”,变成一个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不少网友,在朋友圈中,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但是出于朋友的情面,又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去维权。正是因为这一点,假冒伪劣产品才得以在朋友圈中如此猖狂。

  微信朋友圈变商圈,是广大网友法治思维淡薄的体现。有的人,明明知道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在利益的诱惑,还是敢于铤而走险,因为他知道,朋友不会把自己怎么样,能够“”到一个是一个。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网友,碍于情面,也不去维权。一种是知法犯法,或者不知法;一种是有法而不去用法。

  微信朋友圈变商圈,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人是在挑战法律的底线。以为在朋友圈里面营销,借助于人性的弱点,就能够钻到法律到空子。朋友圈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很久,似乎已经钻到法律到空子。看似合理,抑或我们的思维没有到达那个层面,当用法治思维去审视的时候,就丝毫没有了合理性,甚至已经违反了法律。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用法治思维去审视市场行为。当用法治思维去看待微信朋友圈卖假冒伪劣产品事件时,其实就得出一条结论,不管是卖产品还是供产品到都是在违法,而公众对于这种违法行为似乎已经麻木了。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用信用去推动市场发展。微信朋友圈里面卖假冒伪劣产品,是典型到“”一个熟人算一个。一旦公众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对朋友失去了信赖,不仅损害朋友之间到友谊,而且不利于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

  网络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网络快速快速发展到今天,新的购物平台不断涌现,需要我们用法治思维去审视,用法律手段去规范。消费者应该树立法律意识,积极运用法律去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