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住着一头牛

26.02.2016  17:30

  □张懿鸣

  正月回乡,偶遇老农牵着两头瘦弱的黄牛去坡上漫放。牛一大一小,看不出是兄弟还是父子,瘦弱得胸骨根根可见。这是村里唯一的两头牛。二十年前,村里牛的数量是这二十倍,若是这样瘦弱的样子,在牛群里早已被淘汰过数回,因为那些强壮的家伙会将瘦牛顶得到处躲藏。我家里放养的便是这样一头四肢上饱满的鼓露着腱子肉,看见别的牛来便炫耀着地挥动着它的两个大角的家伙。因此,它也得了个浑名,叫大角牛。

  牛是农家宝,是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强有力帮手。如果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看牛也是。倒退二十年,牛是农家的重要财产。牛跟人一样,每天两次青草大餐是少不了的。田地里到处是庄稼,散放是要被割掉缰绳并且赔偿损失。一年365天,放牛娃都得风雨无阻放养,送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年四季,牛吃草出力,田地就是它的战场。牛吃苦耐劳,所求无多,奉献最勤,是中国人崇敬膜拜的精神旗帜,万民共仰之。焦裕禄、孔繁森,正是人们推出的老黄牛的典范,名声如雷贯耳,至今还在空中回响。农家的牛儿在田地里辛勤耕耘,焦裕禄、孔繁森这些“老黄牛”在为人民谋取福祉的幸福大道上奋蹄前行,这些就是我喜欢牛的源头。历史上老聃骑着青牛出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王冕也是牧着牛成为大画家;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最后当上了天子。牛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有精神上的内涵;有力量的影子,还有收获的期盼。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都可从中找到牛的影子。放得牛马,则大事可成。它可以提升人格,具有着道德力量!它外化为美,为图腾,为吉祥物。我放养的那只大角牛终于因为耕耘多年,力衰而终。最后还奉献了它的皮、肉和身体的全部,成为购买下一头壮牛的资金。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