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旧址:淹没繁华中的小洋楼

17.02.2014  14:21

    领事馆旧址外的栅栏(资料片)

      哈尔滨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市,曾被称为“国际都市”。20世纪前半叶,这里曾侨居三十几个国家或民族的20多万侨民,先后有20多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这些领事馆的设立,为哈尔滨带来了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以及商业。即日起,本报开启“踏寻哈尔滨老领事馆之旅”,带领读者叩开这一道道历史之门,揭开那些老领事馆曾经的故事,拼凑那段记忆里的老哈尔滨。

  欧式铁艺楼梯扶手

  墙体上随处可见“1919纹饰

  博物馆地区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圈之一,周围商场林立,每日人流不断,但又有几个人会停下脚步,留意身边一座不起眼的小黄楼,这里是有着90多年历史的原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

  这座始建于1919年的意大利领事馆旧址,虽然历经近百年的风吹日晒,如今依然保存完好,优美典雅地伫立在喧闹的都市中。我省著名作家阿成在其著作《远东背影:哈尔滨老公馆》里写道:“从视觉角度上判断,诸多外国领事馆大都按照本国建筑风格建造的,像红博广场上的意大利领事馆就体现了意大利城堡式建筑风格,集瞭望性、封闭性、神秘性于一体。”正如阿成所描述的,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座以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八角形的外墙,一层一层向上叠加,直到三层为一个八角形的阁楼,让人觉得精巧而不沉闷。绕楼一圈,外墙的精美浮雕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三楼阳台墙柱的半身美女裸胸雕像,楚楚动人。从墙面多处都出现过的1919纹饰,可以推测出这座建筑的建造年份。从远处望去,楼顶柱体间造型别致的铁艺栏杆,更赋予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堪称意大利建筑之经典。走进小黄楼的内部参观,欧式铁艺楼梯扶手,白色高挑的木质双开门,半圆形的高举架窗户,不规则的室内空间,每处设计都透露出意大利城堡建筑的风韵。

  之前,这栋小洋楼一直隐藏在省电力大厦的身后,不被人们所熟知。直到2011年,哈尔滨城市改造,省电力大厦被拆除,这栋被遮挡了30年的老建筑才重新“抛头露面”。“当年拆除电力大厦时,为了身边的保护建筑不受破坏,命令禁止爆破,只能采取‘蚂蚁啃大象’的方式,靠人工们一点点拆,费了不少苯功夫。”当年负责电力大厦拆除工作的负责人张延军回忆说,不但意大利领事馆旧址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作为二类保护建筑的外围围栏均被用别板包裹起来,避免受到损伤。如今,围栏上的儿童头像浮雕依然清晰可见。

  刘延年是省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哈尔滨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多年来热衷于哈尔滨城市建筑艺术的研究。刘延年回忆,他第一次走进这栋楼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他还是哈69中学生。有一天,班主任通知班级男同学下午不上课,每人准备一把笤帚或铁锹,执行一项“保密任务”。他和同学们准时来到了集合地点———南岗区大直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教学楼门前(现哈医大一院门诊部)。在解放军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楼里,从一个地道口下去,然后走进了防空隧道清理垃圾和打扫卫生。待干完活后从另外一个出口出来时,已经到了博物馆广场,这个出口就在“吉别洛—索科大楼”里。

  2012年,哈尔滨市重启城市历史文化旅游,重新整修现存的十几处外国领事馆旧址,并将那段厚重的历史镌刻在一块块精美的铜碑上,摆放在老建筑门前,让更多游人了解哈尔滨,熟悉哈尔滨,喜欢这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城市。遗憾的是,由于博物馆地区正在修建地铁,这栋小洋楼暂时被围挡起来,作为地铁建设办公室,暂时不允许游客参观。待地铁完工后,领事馆旧址旁边将修建一处3500平方米左右的欧式风格休闲广场,广场的主题就是围绕这栋老建筑,还原历史风貌,再现欧陆风情。那时,对于这座历经沧桑的领事馆旧址,也许不再需要用太多的词汇去形容,因为它很有可能变得像索菲亚教堂一样出名,成为哈尔滨另一处地标性建筑。

  据史料记载,原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20年,原名为“吉别洛—索科大楼”。这个名字来自于建造它的主人,意大利人彼得·伊万诺维奇·吉别洛—索科。1917年初,他就来到哈尔滨安家落户,于1919年建起了豪华私邸“吉别洛—索科大楼”,并开始在哈尔滨从事房地产业,成为当时哈埠有名的房地产商。1920年,意大利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吉别洛—索科被任命为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领事,他的私邸也就成了意大利领事馆的所在地。在意大利领事馆撤走后,这里曾作过日本宪兵司令部。解放后50年代至70年代间用途不详,其后由省电力公司使用。(记者 王瑞 /文 白林鹤/摄)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