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秋读

10.11.2015  11:09

余平生寡趣,爱好甚少,业余时间惟有一点癖爱,乃喜寻书找乐。由于工作缘故,远离家庭,背离闹市,独身深居高速路段。每逢夜幕降临,不时难免感到些许孤寂荒凉之意。但多年奇效,阅读便是一剂良药:工作累了,身心疲了,思绪燥了,奉上书籍,倦意便悄然散去,心情也渐趋平和,似乎找到了最佳伙伴,其乐融融。

年有四季,读书的感受自有不同。“书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不同时季读书,自我感觉能起到补“”、补“”、补“”、补“”等功效,因而古人就有“饥读之以为食,寒读之以为裘”之说。四季读书,愚人独自品味,深感秋读另有一番滋味。

秋读,书香人爽。秋季之时,气候凉爽,感觉不冷不热,不亢不奋,手捧书卷,时而凉风吹来,时而书香阵阵,心神俱爽。因为这段时光既无蚊叮虫咬之痛,也无驱寒散热之烦,读书恰到好处。秋时无春眠之困,也无夏之暑烤,更无冬寒之颤,读起书来,无须多加打理,有益静心精读。

秋读,意境深远。秋天云淡风轻,海阔天蓝。有诗云“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在这样富于诗意和浪漫的季节里读书,仿佛举杯对饮,开怀独享,这种读书的心境自然很是美妙。在这般愉悦的心境中畅游书海,胸襟将渐学渐宽,似乎徒生了几份恢宏豪迈之气。

秋读,如享盛宴。秋天本来就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大地铺满黄金的季节里读书,心中总是充满收获的希冀。沉浸在这个时光翻阅书园,感觉就象庄稼人在经营自己的庄园。仰视头顶棉垛般缓缓游动的白云,想象着自己就坐在这棉垛的顶端,点阅日夜操劳的庄稼。心中的想象,让秋时的读书如享饕餮大餐,读得较劲、读得疯狂、读得精彩。

当然,对秋季读书也有人产生过厌学情绪。古人就有首厌学歌唱道:“秋到凄凉无兴趣,不如耍笑过残年。”倘若无心,则春花秋月的美景也不足引起读书的兴致。而禅门偈语中却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读书与心情相关,有好的心情纵然是大暑之时,也不妨欣然开卷,正可以此作一剂清凉散。秋季读书的心态则是把持一种消遣浪漫的读法,不设目标,也不计时间,只是随性挑拣几种闲书漫漫然读去,坐卧欹枕各种姿势都好,累了便小睡片刻也无妨。然而这样的肆意读书,也许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是年之秋,我翻阅了有关苏轼的几篇书卷,便觉感触颇多。如《东波志林》,记游记梦忆旧怀人的篇章尤好。作者的才气学力都灌注在数百字乃至数十字的随笔短文中,文思在寸方山水中百折千回,但并不矜才使气露出做作的姿态,终了总是让人感觉自然。又如《记游松风亭》一篇,东坡自记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休息,望山亭尚远,不知何时方能走到,犹豫良久,忽然大彻大悟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于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读其书,想其人,两者都极让人悠然神往。

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读了余秋雨的散文《风雨天一阁》,这也是一个关于书的话题。天一阁,是古代的一座藏书楼,偌大的中国留下的藏书楼,仅此一座!于是余秋雨惊叹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本该迅速地催发出一个书籍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食着易碎的智慧。一个为写书、印书创造好了一切条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拥有和保存很多书,书籍在这块土地上始终是一种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作者感叹只要是智者,才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因为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当藏书书法大师丰坊曾狠心变卖掉家里的千亩良田来换取各类书籍;还有那个嘉庆年间酷爱诗书的宁波姑娘钱绣芸,为了一心想要登天一阁读点书,竟要知府作媒嫁给了创建“天一阁”的家庭成员。在当时婚姻很不自由的时代她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借着婚配来多看一点书,这非常令我心生感动和敬佩。

在举国欢庆的中秋国庆双节,我读了陈世旭先生的两部力作,一部是展示改革开放、时代转型时期的裸露人生、通透人的灵魂的佳作,在较深层次上集中探掘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和行为规范,描述了知识分子在改革大潮中惶惑和曲折的心路历程。而另一部则是对民间乡土所蓄积和敞现的人格光辉与人性温暖的细微洞察与诗意书写,莫不让人升腾起一种久违的感动。在陈世旭小说的众多人物里,一个叫欢庆的女人格外吸引眼球。她是古怪的精灵。她时而象一匹没有辔头的野马,在名牌学府的深宅大院里横冲直撞,让人目瞪口呆;时而又象一个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无缘无故地往平静的水面推下一块大石,溅得自己一身水花,却兀自地哈哈大笑。欢庆喜欢挑衅,不尖刻,但很浪漫。所以欢庆永远成不了战士或者女权主义者。在她所谓的战斗里矛头是没有明确指向的,所以它既不含使命,也不含责任,甚至不含是非,纯粹是寻开心,只是耐不住寂寞,她才拼命要弄出一点响声来,吸引一点别人的目光。欢庆是大学里的一个女学生,却偏偏占着一个师长的位置,这就象女儿辈的人突然被供在了祖母行里,让她多了几份故作的深沉与未老先衰,让人情不自禁地要去同情她。象在股票交易所里一样,欢庆是在知识的交易所里——大学,她穿着一件知识的红色小马甲,所以角色意识时不时地冒出来,总要在口头上或者头脑里进行一点知识抑或是真理的交易。当一个鲜活的女子开口闭口满是学理的时候,就象舞台上的狐仙,剥了画皮而还她平常女儿身一样立刻就失去了诱人的光环。欢庆也并不是无所顾忌,在她那个眼光犀利的环境里,她骨子里是害怕的。所以她总要把孤独写在脸上,在故作挑逗和骚首弄姿之后,马上急急忙忙地给自己套上一圈深刻与睿智的外衣,让别人千万别把她当作了青楼歌馆里的风尘女子。欢庆的滑稽、狡黠、挑逗、唆使、爱耍小伎俩、屈身附就等种种形象,在那个秋季的双重节日留下了一个道不尽、说不清的“欢庆”。

同样在这个秋季,我还读了反腐传奇小说《天怒》。作者站在一个普通平民的视角,以一颗平常百姓的心,通过对一系列故事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人民群众对贪腐行为的深恶痛绝和对清正廉洁的无限渴求。小说一方面透析了腐败分子的两面人生和丑恶嘴脸;另一方面则极力讴歌了一大批正义的检察官和正直的共产党员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崇高形象。特别是小说中那个因公殉职的女检察官陶素玲,用如花的生命维护和捍卫了国徽的神圣尊严,阅后令人痛惜而又十分赞叹,心情难以平静。而当我读完这部小说之时,蓦然发觉,原来对贪腐的愤怒不正象我读书的这个季节秋风扫落叶一样吗?! (黄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