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这五年】十九大党代表、全国种粮大户凌继河:政府给我当“保姆”
我是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我更想说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回首自己亲手打造的“绿能”企业不断壮大,乡亲们的态度从质疑转变为追捧,政府对企业发展由原来的不怎么上心转变为主动扶持,我感慨万千。五年来的变化,我说不出条条框框的大道理,我想讲述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件事。
2010年公司创立之初,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流转农田进行规模种植。当时,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背着装着满现金袋子上门去做乡亲们的工作,恳请他们把田流转给我种,当时由于大家都不信任我,说可能干个一两年就跑路了,白瞎了他们的良田;也有人怀疑我借这名义拿地后去搞别的项目,把田全部废掉了……结果常常谈到晚上十一二点,却收效甚微。在这种点对点苦口婆心做工作的情况下,第一年仅流转到了4000来亩,且很多还是“插花”田,东一块西一块,极不利于我们大型机械进行作业。近几年,政府看到我们的难处,组织镇村干部主动与我们对接,并安排专人挂点。我们只要提出需求,比如地段,数量等,由镇村干部牵头做群众工作进行集中流转,开创了点对面流转的良好格局,我们不必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做工作,提高了流转效率,为我们企业的扩大经营提供了极大帮助。
第二件事是去年临时得到上级通知,公司具备一定条件申报循环农业秸杆还田试点基地,且国家对此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全省只有两个指标,申报时间只有3天。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时间这么紧,别说是3天,就是半个月,我们也不一定能搞齐材料,拿什么去申报呀?所以,我就选择置之未理。当县农业局有关领导了解到我的担忧后,主动上门来做我的思想工作,并承诺全力支持和配合我们的申报事宜。当即,便召集涉及到的各部门业务骨干,加班加点为我们准备材料,填报各类表格,协调有关部门一路绿灯,并带着我们赴省市找专家进行咨询。大家一齐奋战三天三夜,项目申报材料如期完成。后来,虽因企业自身实力不够最后未能成功,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涉农企业的扶持服务意识。事后,公司参与人员与我谈论这事时,都说,在这一过程中,感觉政府就像我们的“保姆”,悉心照料着我们公司的成长,想我们之所想,急我们之所急!
现在的领导更务实了,善于钻研也懂业务,更体恤企业。在我们每次有合适的项目申报前,先会与我们一同分析,带我们主动向上级咨询,了解公司是否具备相关的竞争力,避免走弯路,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毕竟做个项目报告,成本也不小。想到此,每次他们来公司指导工作或为我们解决困难时,都想真诚邀请他们在公司吃个便饭,他们却婉言拒绝。反倒是我到他们部门办事时,只要一到饭点,说什么也要把我留在食堂和他们一起用餐。这若是放在十八大以前,这些想都不敢想。还有一次,县农机部门领导搭乘公司的车带着我们到市里相关部门咨询,当工作结束后,了解到我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怕麻烦我们,不等我们反应过来,就独自坐公交车回去了。
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深深感到全县风气好,环境美了,政府的为民意识强了,人民的素质提高了。这一切,我看在眼里,铭记在心。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还在扎实推进中,让贫困户早日脱贫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愿望。公司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的初衷,便是使全县所有农户增收,因而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我们觉得义不容辞。今年,我们选取全县13个贫困村中的长埠下庄、鼎湖湖溪和长埠木马进行试点,由3个村的村级集体,组织区域内农户进行土地入股,公司引导成立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生产。为重点关注贫困户,公司要求合作社在启用产业工人和季节性用工时,优先分配给贫困户,同时公司保证村级集体每年固定收益160元/亩,并与村集体签定承诺书,所得收益的50%以上的资金用于帮扶贫困户,帮助贫困户摆脱困境,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