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典:因为“元气”,所以“经典”

26.09.2014  17:01

  原标题:因为“元气”,所以“经典”(本月话题·我们的经典)

  如果我们谈论的不是加限定语的“经典”,比如“文学经典”“分子生物学经典”“你不可不看的100部电影经典”——而是大写的“经典”,那么,经典似乎只和古代有关。依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看法,几乎世界上所有文明的经典都诞生在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先知,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同文明会同时出现精神火山的大喷发,但这个时代确实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经典”——英语中的“Classic”原意就是与古希腊古罗马作者有关的著作。

  为什么2000多年来,人类格物致知的学问越来越精密,而在精神上却总是回望古人的著述?难道我们的精神史是一部退化史?或者反过来提问,所谓“经典”对于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清代哲学家李贽看来,“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经典之为经典,乃是因为它保存了人类的童心,那种无所依傍、直面世界的勇气。就像屈原《天问》那样,不到400句诗,一口气提了173个问题,诗人对世界和人生充满了好奇,却并不掩饰自己的“无知”。同样,老子对道的追问,孔子对人伦的思考,庄子对混沌的描绘,未必严密周详,却天真透彻,元气淋漓,是对人类原初问题的坦诚直面,因此后人在思考同样问题时,难以绕过。这大概就是“经典”的气象了。

  我们习惯说,经典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但经典更有比经籍典册更为重要的品格,那就是独自面对世界、思考自身的纯粹,与天地并立而三的勇气。如果经典只是用来掩饰无知,顶礼膜拜,那么它就走向了经典的反面。

  其实,这种南辕北辙的迷失自古就有,因此,李贽曾反诘道:如果读书人因为读书而蒙蔽了童心,圣人著书立言又是为了什么呢?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