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行业市场开放仍然不足

07.02.2014  13:07

  在1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代表国家旅游局党组作会议总结时表示,要理思路,切实用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统揽旅游业发展;要转职能,把“两只手”的作用都发挥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抓整合,综合运用各方面政策,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减少“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的干预

  “目前,旅游行业中仍有不少方面没有完全交给市场解决。”首旅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丁同欣说,“2013年12月,北京市工商局发布餐饮行业‘六大霸王条款’事件就是管理部门过多干预市场的表现。建议相关部门继续推进旅游业市场化进程,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保继刚认为,旅游行业面临几个矛盾:一是相对正常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结构失衡的矛盾,比如会出现高星级酒店局部区域过量;二是旅游项目的投资对旅游地产的过度依赖,以星级酒店建设为例,地方政府追求国际一线品牌,导致主要利润被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带走,优质公共资源被占;三是旅游资源开发与本地居民相对贫困甚至更加贫困的矛盾,开发方对当地居民的开发补助有限,并缺乏长期规划等。为此,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减少“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的干预。

  “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发挥旅游对边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土地流转政策下,利用宅基地,让农民与公司合作,使农民可以利用宅基地脱贫,从而发挥旅游业的扶贫作用。”保继刚说。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认为,市场的基础是企业,政府应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旅游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首先是行业的全面不景气,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主体行业都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及时发声,从问题出发来帮助企业,至少在市场上可以‘隔空发声’,严格制止求大、求高、求奢华之风,运用多种手段培育市场机制。”魏小安说,“其次,大企业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旅游局为行业发声,小企业比如农家乐、小旅行社等,则需要旅游主管部门能够深入了解其困难,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谈不上产业培育;缺乏足够的产业培育,就谈不上行业发展。

  魏小安说:“梳理以往旅游行业的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放倒逼改革,一方面是问题倒逼改革。这两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在于旅游业自身仍然局限于‘小旅游’,把眼光局限在饭店、景区、旅行社这些传统旅游行业,认为该开放的都开放了,都改完了,但实则不然。深化改革的核心,在于认真研究改革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至于是不是旅游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旅游行业自身权限内的问题,先放在一边,这样才能和地方政府形成有效的互动。

   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福建省旅游局局长朱华说,旅游部门是综合部门,因此更要加强顶层设计,“有些人说旅游行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但我觉得并不完全是这样,实际上,旅游行业还有许多方面与市场不相适应。比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市场化程度就不高,深度开发时受到很多制约。如果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就会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和职能的调整。

  江苏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表示,旅游改革要处理好3个关系:“一是旅游产业总量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要数量,也要质量。二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有顶层设计,会让地方党委政府在推动旅游工作时有所参照。三是旅游部门主体职能与融合发展的关系。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方面的很多事情看似是旅游部门的事,但是旅游部门却使不上劲儿。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看来,目前旅游工作的顶层设计存在产业化不足的问题,还处在管理事业的层面,没有融资平台,没有社会资本投入,企业没有走出去。“现在新疆的旅游工作以产业培育为主线,抓市场营销。仅在传统服务业里打转转,再打也打不出名堂”。

  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说:“今年的旅游工作提到了旅游统计核算问题,应尽早设计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出来了,但一直没有启动,解决旅游项目落地的问题,旅游度假区是最好的平台。旅游业的改革创新要借鉴其他产业的做法,比如旅游与金融的融合,旅游与文化的融合。

  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表示,应该把旅游业放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大局中去定位。“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在工业下滑的趋势中,谁能替代减量的部分?就是旅游业。”郝康理说,“旅游业自身的调结构转方式是未破解的题目,要对旅游规划、管理办法的整个流程进行梳理。四川旅游是观光型的,应该对度假型资源有精准的梳理办法。在规划上,希望加强咨询管理,有好的规划团队,还要保证能够创造出来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调整政府的权力,释放市场的活力。旅游业本身就是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行业,越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越破除部门利益的禁锢,越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旅游部门的工作和旅游业的发展就越有利。

   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说,拉动旅游消费应突破景区景点、旅行社、酒店三种传统旅游业态限制,融合休闲养生、茶楼、非星级酒店、民俗、运动休闲等非传统旅游元素,促进旅游演艺、运动休闲、美食、女装、化妆品、中医养生消费,把向市民供给的消费体系转化成满足游客需要的消费点,形成“主客共享”的局面,“要打破游客—市民的二元思维,让游客和市民一样,享受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消费资源。

  2013年,全国多地的旅游景区景点出现了散客多于团队客、公款消费减少、大众旅游增加的新趋势,一些新业态迅猛发展,而支持新业态发展的政策相对“滞后”。黑龙江省旅游局局长薄喜如分析认为:“2013年旅游业有很大变化,一方面是会议旅游大量减少,公务接待也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自助游、自驾游、散客游市场发展迅速,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旅游消费形成新的增长点。

  “扩大消费是旅游行业要下工夫研究的课题,在大的发展环境下,有些新的消费点值得重视。”中国旅行社总社董事长薄宝华举例说,根据他们的统计,2013年旅游包机总量的85%是出境游包机,“与之相比,国内游包机发展相对较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开展国内包机业务手续繁多,申请起来很麻烦。内需为什么转化成外需?因为相关政策没有跟上。对西北、西南等旅游资源丰富、交通相对滞后的旅游目的地来说,存在着明显的包机旅游需求,如果放宽政策,对拉动旅游消费增长将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