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姚增科对我校张艳国教授发表的理论文章作出肯定批示

07.03.2017  20:35

 

      近日,省委副书记姚增科同志对我校张艳国教授2017年2月6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理论文章《充分发挥历史学作为“有用之学”的社会功能》予以批示肯定,并对我省党史、国史研究提出要求和希望。姚增科副书记批示指出,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联和省委党校等单位,要学习、借鉴江西师范大学张艳国教授的《充分发挥历史学作为“有用之学”的社会功能》和作者此前发表的《李大钊、瞿秋白对俄国道路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两篇文章,做到古为今用,让国史、党史“”起来,为现实服务,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充分发挥历史学作为“有用之学”的社会功能》一文为《光明日报》特约稿,是《光明日报》理论研究与宣传重点选题。本文回答了新世纪新时期历史学何以有用之问和社会关切。文章认为,对历史的重视,几乎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常识。人们之所以要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历史之所以有用,并成为一门“有用之学”,来自于深蕴其中的智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其中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历史智慧。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国家与民族、关于生存与发展、关于制度与道路、关于文化与思想、关于生态与环境、关于人口与资源、关于中国与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启发性思考。它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文章认为,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文化基石,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真实写照和永不磨灭的记忆,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依据。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受尊重的程度,与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成正相关关系。历史的功用来自其自身特有的文化魅力,历史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影响世界文化格局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因为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引领和规范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是因为在中国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系统和专门的学问,即历史学,成为人们认识历史和社会的知识基础。文章指出,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是当代史家的使命担当。历史开辟了时代发展的道路,时代呼唤历史智慧的滋养。史学工作者有幸生长在这样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时代,不能做一个“时代的缺席者”、“时代的失语者”,更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时代的落伍者”,而要积极参与,不仅“贵通”,而且“善用”,担负起当代史家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充分的历史知识和最深邃的历史智慧。
      《李大钊、瞿秋白对俄国道路的认识》一文,研究分析了中国道路的思想之源和历史起点,深度解读了俄国道路与中国道路的思想关联,对于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具有回到初始时期思想起点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发表后,受到学术界重视,《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予以介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大型主流媒介予以推介和全文转载。(文/社会科学处)

 

附:《充分发挥历史学作为“有用之学”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