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如何过春节?志愿军在朝鲜用炮弹壳包饺子
大柏地战斗遗址
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过年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干啥?
重温那一个个战火纷飞的年节,感受红军将士把打胜仗当作新年礼物的豪情万丈,看看抗日根据地里新年军民同乐晚会的鱼水情深,聆听北平城新年迎来新生的胜利交响,还有三八线上那个可爱的“锅碗瓢盆协奏团”,你会发现,节日里有光荣传统在积淀,有铁血军魂在凝聚,有信仰之歌在传唱……
春节又至,当我们尽情享受和平年代的喜庆祥和之时,不妨回眸历史,从老一辈革命军人身上感受那四海为家、一家不圆万家圆的牺牲奉献精神和乐观主义豪气!
——编者按
土地革命时期
绝地反击凯歌声中度佳节
粟裕:“这天正是阴历除夕,我们闯到土豪家,把土豪准备的年夜饭吃了个精光。吃饱喝足以后,我们离开大柏地,埋伏在石板道两旁山上的树林里……”
1929年1月1日,湘赣两省“会剿”军总指挥部在萍乡成立,调集6个旅约3万兵力,准备分五路大举进犯井冈山,发起第三次“会剿”。
此时,井冈山上的红军全部兵力只有6000余人,是敌人的五分之一,且装备低劣、弹药不足。尤为严峻的是,红军的后勤补给日渐告罄,早有断粮之虞。
1月14日,红4军主力3600余人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率领下撤离井冈山,以期出击赣南,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同时牵制敌人对井冈山的大举进犯,进而粉碎“会剿”。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加之“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红军的行军、宿营和侦察工作均十分困难。敌人很快就察觉到红军分兵作战的意图,赣军4个旅随即轮番追击,紧咬不舍。此后半个月里,红4军在经粤北南雄向赣南信丰、寻乌转移途中,不断遭到敌军优势兵力的前后包抄和突然袭击。大庾、平顶坳、崇仙圩、圳下村四战皆负,就连毛泽东、朱德也曾数度陷于敌军包围之中。
2月初,“追剿”军第15旅旅长刘士毅得意洋洋地向“会剿”军代总指挥何键报捷:朱毛部“自寻乌属之吉潭圩附近被职旅给予重创后,即狼狈向项山罗福嶂逃窜”。还有几天就要过春节了,正沉浸在喜悦中的刘士毅信心十足,命令全旅分路堵截追剿,“以绝根株”,准备领受蒋介石的嘉奖。
2月9日,正值农历除夕,红4军主力进抵瑞金城北约60里的大柏地山区,而身后的刘士毅部穷追不舍,孤军冒进,与红军相距仅有1天的路程。
大柏地附近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十余里长的峡谷,四周山高林密,是个打伏击的理想场所。担任前卫的红31团3营指战员纷纷请战,击垮尾追敌军。3营党代表罗荣桓向朱、毛报告了这一建议,得到采纳。毛泽东立即主持召开红4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利用大柏地山区的有利地形,以主要兵力埋伏在瑞金通往宁都大路两侧的高山茂林中,布成长形口袋阵,以一部分兵力引诱追兵进入伏击圈,予以围歼。
时任红28团3连连长的粟裕曾回忆:“这天正是农历除夕,我们闯到土豪家,把土豪准备的年夜饭吃了个精光。吃饱喝足以后,我们离开大柏地,埋伏在石板道两旁山上的树林里。朱德同志安排一些人挑着担子停在道上,装作掉队的人员,要他们见到敌人就向埋伏区里跑。”但一直等到下午,敌人也没有来。第二天是大年初一,红军继续设伏。老天爷好像偏偏跟红军过不去,下起了毛毛雨,雨停后又刮起了风,风停了又下雨。红军指战员们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浑身冰凉,冷透筋骨,直打哆嗦,但他们依旧趴在凉气袭人的泥地和山石上,严阵以待。
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地缓缓滑过,显得格外漫长。下午3时许,刘士毅旅2个团被红军诱进了口袋阵。东、西两侧伏兵立即向后迂回出击,紧紧扎住“袋口”,然后发起猛攻。尽管红4军自下井冈山以来连战不利,弹药匮乏,身心疲惫,但全体指战员抱定必胜之心,“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朱德带队冲在前头,就连平时很少摸枪的毛泽东也提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锋。鏖战至次日正午,歼灭刘士毅旅2个团大部,俘虏敌团长以下官兵800余人,缴获长短枪800余支,重机枪6挺。刘士毅残部溃败赣州。
大柏地之战,红4军绝地反击,取得下井冈山以来的第一次大捷,为新春佳节平添了不少欢乐,并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亲历此战的陈毅称此役“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1933年夏,毛泽东重返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一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