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战士李永兴或未牺牲 女儿正努力寻父
江苏宿迁人李永兴是革命烈士,可李永兴的女儿李先翠却要寻找这位几乎没见过面的父亲。原来,她曾听人说,父亲当年没有牺牲,而是留在了太原,并且生儿育女。现在,李先翠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她对父亲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不久前,她通过《宿迁晚报》向本报求助,希望能查找到他父亲的音讯,以解平生思念之苦。
父亲参军离家,她三个月
李先翠今年74岁,算起来,父亲李永兴若还在世,也应是97岁高龄的老人了。她的母亲马树业三年前去世,享年94岁。临走前对一直没有音讯的丈夫念念不忘。李先翠回忆道,当年她曾听母亲说,父亲23岁那年参军抗战,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父亲离家时,李先翠才刚三个月,1958年她19岁时,家里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他们才知道父亲已经为国捐躯了。
30年前,当地政府换发了一次《革命烈士证书》,直到今天,这份证书保存完好,上面写道:“李录兴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不过,证书左侧折叠的存根部分“牺牲时间地点原因”一栏内,却写着“1944年失踪”。李先翠说,父亲究竟是牺牲还是失踪,他们一家也搞不清,反正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她还说,证书上的家庭住址和家人姓名都是对的,除了证书上的“牺牲”和“失踪”不一致外,父亲的名字还错了一个字。她听母亲说过,她父亲名叫“李永兴”,证书上却写成了“李录兴”。
李先翠曾听母亲说,父亲一共给家里写过三封信。第一封信叫母亲好好把她带大。第二封信叫一家老少三代到涟水见他。第三封信是给家里寄来120斤粮券和一件小夹袄。李先翠说,收到第二封信的时候,她大概六七岁。一家人好不容易到了涟水,就听说父亲已随部队走了,惟一一次和亲生父亲见面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消息来自太原:没有牺牲
到了1958年,家中收到《革命烈士证书》,母女俩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可是20多年前的一天,有人上门报喜,说她父亲还活着。来人姓陆,住在另一个镇子,是她家的表亲。这位表亲的二哥与李先翠的父亲是当年一起参加抗战的。陆姓表亲说,他的二哥在失踪多年后出现了,他刚从太原探亲回来,同时还带回来一个消息:李先翠的父亲也没有牺牲,抗日战争中被鬼子打断了腿,组织上安排一名女护士陪护,后来经组织牵线,两人结为夫妻。
听说父亲那时候不敢回到老家来,原因是她大伯的成分问题,回到老家怕受牵连。李先翠说,得到父亲在世的消息,她和母亲彻夜难眠。之后,她们多次请人写信到太原查找,均无音讯。据陆姓表亲说,她父亲复原后,在太原一家钢铁厂当过领导,身边有4个孩子。究竟这些消息可信度有多少,她也说不准。
历史可能误会?专家推论
就李先翠的疑惑,记者请教了一位史学专家,得到的说法如下:
按李先翠母亲的回忆推断:李永兴今年97岁,应该是1916年出生;参军那年23岁,应当是1939年;第二封家书的寄出地涟水,地处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交界处,是新四军苏北根据地的腹心地带,而李永兴的家乡宿迁,则处在根据地的西部边缘,抗战时期,李永兴从宿迁参军到涟水,理论上讲是合乎逻辑的。
但是,按李先翠的说法,涟水的家书寄到时她六七岁,也就是1945年到1946年间,这与革命烈士证书上“1944年失踪”的说法显然并不是严丝合缝的。虽然其中的时间误差并不大,只有一到两年,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当事人的记忆偏差,也可能是相关部门对“失踪”时间的记载有误。但是,如果再考虑到李家人曾找到涟水,并得到李永兴已经随部队转移的消息,而且后来还收到过第三封家书并寄来粮券,可知李永兴至少在1944年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与家人保持着联系。而粮券作为特殊时期的粮食供应凭证,应该有地域限制,而非各地通用,由此也许可以推断,至少在家人接到第三封家书的时候,李永兴不但没有成为烈士,而且很可能没有离开苏北根据地,如此,则烈士证书上“1944年失踪”的说法便值得推敲——“失踪”可以理解为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不一定就是牺牲。
第一份烈士证书的颁发时间为1958年,距离“1944年失踪”达14年之久,第二份烈士证书的颁发更晚至上世纪80年代,战争年代部队辗转调防之频繁、牺牲人数之多、档案管理条件之差、资料保存之不易,都是可想而知的,这其中难保不会发生阴差阳错的误会。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李永兴并没有牺牲,只是失踪之后按对敌作战牺牲处理。根据国家民政部1980年第63号文件《关于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建国以前失踪的军人和因参加对敌作战、对敌斗争失踪的地方工作人员,凡未发现其投敌、叛变、被俘、自杀、判刑的,都按对敌作战牺牲处理。没有追认为革命烈士的,经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可以追认为革命烈士。”
当然,“李永兴”与“李录兴”的一字之差,也无法排除张冠李戴的另一种可能。
家人的记忆片断与两份烈士证书所传递出的信息,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但事实到底是什么,在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决不能靠逻辑推理来轻下结论。而寻找证据的路径,一是当年颁发烈士证书的单位,那里可能会有原始的资料记载,二是陆姓表亲、这位表亲失踪多年后又出现的二哥以及太原当年的钢铁企业。
资料留存不全,查找困难
今年12月,李先翠寻找父亲的消息引起当地媒体《宿迁晚报》的关注。为了帮李先翠完成心愿,当地媒体又与本报联系,希望在太原接力寻找。
本报获悉情况后,遂联系太钢等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但结果有些遗憾。“太难找了!几十年前的档案没有电脑记录,查找起来非常困难。”太钢离退休管理处的同志称,一般情况下,该单位的职工,只要退休,档案随后就会转到太原市档案局。早些年,对去世的职工,该处也基本不再保存相应的档案,从李永兴的年龄来分析,存留档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增加了寻找难度,这位离退休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太钢1934年成立,前身为西北炼钢厂,此后几十年来曾不断整合,吸纳小厂,才成为今天的太钢。李永兴也许属于被吸纳的小厂,留存资料不全,查找起来相当困难。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年转战苏北的新四军战士李永兴,不知是否仍在天地之间。而疑惑与希冀之中,年过七旬的女儿李先翠,仍在默默守候着远方的消息,也许有一天,真的会有一份从天而降的惊喜。
(本文图片由 《宿迁晚报》记者徐其崇提供)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