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一村庄13户村民房屋面临巨大安全隐患
6月30日清晨,大山中的万载县黄茅镇梅家村烟雨蒙蒙。5月下旬,连续多日的雨水重创梅家村后山,导致山体大面积滑坡,出现横七竖八的裂缝。险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时组织村民撤离、疏散,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事情已发生一个多月,但山体险情至今未得到根本解除,为此村民们忧心忡忡。
山体出现多处裂缝
5月25日,一场暴雨再次从天而降。连日多天的大雨让梅家村溪水暴涨。
5月26日上午,梅家村传来“轰”的一声巨响。村民走出家门细看,发现后山山体大面积塌方。事后测量,滑坡体面积达两万立方米。一处刚建起来的新房在崩塌土方的冲击下轰然倒塌,所幸房中无人。
梅家村后山上长满油茶树和竹林。村民老黄冒雨到梅家村后山打猎,发现山体一侧出现数条大大小小的裂缝。老黄惊呆了,如果大雨继续下,山前13户村民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 事不宜迟,老黄赶紧将险情向村干部报告。随后,随着险情的逐级上报,最终引起了乡、县、市、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万载县地质矿产局从省里和市里请来的数名专家紧急上山勘测。为预防次生灾害事故发生,黄茅镇政府立即组织附近13户村民撤离,同时在上山出入口设置了警戒线,并将预防地质灾害的明白卡发到每一户村民手中。
黄茅镇党委委员胡伟介绍,经勘测,发现山体出现下沉,山上大小裂缝达数百米长。其中,最大的裂缝长达110厘米,宽达60多厘米。如不及时控制,整个山坡可能倒塌,威胁13户村民住房。
险情仍未根本解除
万载县地质矿产局纪检组组长王泽林表示,为控制险情,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将土灌进裂缝夯实,并在裂缝上方覆盖塑料薄膜,防止雨水直接进入裂缝加速山体滑坡。其次,安排村支书每天对山体的地表沉降进行全天候监测。
据胡伟介绍,根据监测情况,目前山体处于稳定状态。
梅家村村民的担心是,如果再遇大雨,脆弱的山体或将不堪一击。眼下,险情已出现一个多月了,但政府部门未从根本上解除险情,“心每天都是悬的。”
王泽林坦承,目前只对裂缝进行简单的填埋,这种方式只是治标没有治本,险情仍存在。
为何事发月余,政府部门仍没有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王泽林解释说,主要是资金困难,目前正在向省里争取资金。资金到位后,会对山体进一步勘探,确定滑坡体的厚度与前沿。如果村子全部在滑坡体上,则要争取上级资金,对村庄实行搬迁。如果村庄只有少数面积在滑坡体上,则由专家设计方案,对滑坡体进行治理。
对于当地山体出现滑坡和山体裂缝,专家表示,既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一些村民喜欢切坡建房,而切坡建房行为更是诱发地质灾害隐患出现的主因。部分农户选择在山脚下建房,常常采取切坡而建,但未加支护,使得山坡下部失去支撑,一旦发生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崩塌或滑坡。(杜金存)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