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做手工鼠笼25载 临着“停产”不舍手艺失传
核心提示 :只要提到自己的手工鼠笼,曾德安的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如今鼠笼却面临着“停产”,这让年过八旬的曾德安倍感无奈,“如果这门手艺不能传下去,实在太可惜。”
(老人和鼠笼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肖茹丹,原题为:《老人做手工鼠笼25载 临着“停产”不舍手艺失传》
家住成都市马鞍东路的曾德安算是一位名人,因为街坊邻里都知道专做老鼠笼的曾大爷。曾德安退休后,自学研究制作手工鼠笼,一做就已25年。只要提到自己的手工鼠笼,曾德安的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如今鼠笼却面临着“停产”,这让年过八旬的曾德安倍感无奈,“如果这门手艺不能传下去,实在太可惜。”于是,他向本报求助,希望能够找到学徒。
精巧手工鼠笼街坊邻里来捧场
11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曾德安的“小作坊”。一把大伞、一张小桌、一张凳子,旁边的花台边缘堆满了制作鼠笼要用的工具,锯子、直尺、美工刀、钳子等。
“这是我做的。”84岁的曾德安提着鼠笼,步履蹒跚,“这里放食物,非常灵敏。”曾大爷将一小碟面条小心翼翼地放进鼠笼,演示捕鼠原理。鼠笼长约20cm,宽和高各10cm,内置可移动的小木板;将食物诱饵放入笼内,老鼠觅食触动小木板,酱色的栅栏门就会自动关闭,将老鼠困在笼里。
“我去赶场,带过去四五个都能卖光。”曾德安说,以前生意很好,赶场鼠笼卖光之后,还有人专门从黄田坝赶到马鞍东路来买。邻居郑先生5年前买了曾德安的鼠笼,现在还时不时拿出来用一下,“非常好用,一天能捉好几只老鼠。”
鼠笼“卖不脱”手艺传不了
从划线、钻孔到绕铁丝、上螺丝,从组装栅栏门到内置小木板,每一道工序,曾德安都熟记于心。尽管制作鼠笼非常耗时,但曾大爷却乐在其中,“每天都要花三四个小时,一个完整的笼子制作要一个星期。”
虽然鼠笼还是很精巧,改良后还包边刻上了花纹,但前来买鼠笼的人却越来越少。谈话间,一位中年男人上前询问价格,“80元。”男人显然很吃惊,打量着手工鼠笼,小声嘀咕道:“这么贵!”随后便走开了。
“价格不得少,全手工的,要花好多力气哦!”看着眼前乱糟糟的工具和小巧精致的鼠笼,曾德安脸上闪过一丝忧伤。眼睛不好了,手脚也不麻利了,做完剩下的曾大爷就不做了。这些年,他收过不少徒弟,但始终没有遇到真心的,眼看着手艺即将失传,曾大爷直呼:“可惜了,可惜了。”
市民反应:80元一个?太贵
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杂货铺,捕鼠笼、捕鼠器、老鼠药等工具最高售价也就15元,“市面上灭鼠工具那么多,”市民王小姐说,“干嘛买80元的?功能不都一样吗?”此外,手工鼠笼工序繁多、制作费力也成了一大障碍,几乎所有市民都认为这门手艺是吃力不讨好。
另外,记者还就此事咨询了四川省民俗学会秘书长李祥林。他表示,并非所有的民间手工技艺都能传承,随着时代的进步,某些手工艺必然会被淘汰。“我们对这些民间手艺人表
示敬重,但大家也不必盲目追求技艺的传承,综合考量手工制品的艺术价值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