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斤患者脂肪层14厘米厚 手术医生扎5次才穿透
侯建青将订制的特大号手术器材与正常尺寸的手术器材放在一起对比
14厘米脂肪层,扎了五次才穿透
医护人员纷纷惊叹,手术难度实乃省内罕见
又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手术,又是一场带有考验色彩的手术,记者进入手术室,亲眼见证了这台省内罕见的手术。两个小时后,手术结束,本报第四期“爱心手术室”圆满划上句号。
身体太胖!
麻醉量难掌控
为保证手术质量,这台爱心手术由3名护士、3名麻醉师、4名医生相互协作完成。20平米的手术室,对于身体庞大的李光明来说,有点小。在不宽敞的手术室里,麻醉科主治医师谢永刚、马志坤相互协作为患者进行麻醉。
“为身躯超过280斤的患者麻醉这是第二例,这类患者麻醉难度很大。”谢永刚说,从麻醉插管到麻醉维持程度,再到术后苏醒等都是对麻醉的考验。
肥胖病人脖子短、下颚小、张口度小于常人,因此全麻过程进行气管插管都考验医院的技术和医生的医术。
“插管还算顺利,但是接下来定麻醉用药量是个难题。”谢永刚说,不能单纯根据体重进行用药,还要根据血压、心律等数据进行调整。如果麻醉浅了,术中患者醒来将会影响手术质量;如果麻醉深了,术后患者很难苏醒,拔管自主呼吸难度大。所以手术中几乎不敢脱开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映。
脂肪太厚!
四次都没扎进腹腔
8点50分,主刀医生侯建青在副主任医师夏敏的辅助下,亲自为李光明手术。站上手术台的侯建青先用手指在患者腹部上敲敲打打,左手按住一个位置,然后伸出右手示意护士递上手术器械。
周围三名辅助手术的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腹部抓起,夏敏告诉记者,抓起的这些都是脂肪,至少有20厘米高。侯建青手持订制的大号手术器材——穿刺套管,沿着手指的位置用力向下试图穿过厚厚的脂肪,在患者的腹部建立第一个腹腔镜的“通道”。
用力!一次,两次、三次都没有成功,站在手术台上的所有医护人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第一个“通道”建立不起来的话,将意味着患者要进行剖腹手术。“患者腹部是20多厘米厚的脂肪,如果剖腹术后愈合会很难,患者会很遭罪。”夏敏说。
侯建青一再用力,终于,在第五次尝试后,“通道”打通了。手术室里凝重的氛围顿时消散。“已经挑选患者脂肪最薄的地方了,手里订制的器械在刺穿腹膜时只剩下几毫米的长度,说明患者最薄的脂肪层至少有14厘米厚。”侯建青笑着说。
手术有变!
决定给患者切除子宫
术前,夏敏在为李光明例行宫腔镜检查时发现,患者宫腔内有占位性病变,大小约0.8厘米,该病变从外观上看表面毛躁,形状不规则、质地也韧。
由于病变部位坚韧,在多次获取病变组织并进行病理分析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侯建青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他马上作出判断,建议患者切除子宫,并通知家属征得同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伴着丝丝的缝合线,手术历经2个多小时终于顺利完成。大约10多分钟后,快速病理分析结果出来了,证实了侯建青的观点,是恶性肿瘤!
在场的医护人员在庆幸之余,对侯建青沉稳、准确的判断由衷赞叹。同时,现场医护人员纷纷惊叹,这种手术在全省都少有,难度大,很罕见。
儿子王文剑看到母亲李光明被平安推出手术室,满怀感激地说,庆幸遇到了好医生,非常感谢媒体、医院和医生们。(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记者 宋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