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重拳打击下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深陷毒潭?
江西广播网6月26日讯:
今天是第29个国际禁毒日,省公安厅发布一组数据:2014年,我省查获吸毒人员21898人次,新发现吸毒人员14244人,抓获涉毒刑事犯罪嫌疑人2792人,缴获各类毒品1.176吨……一系列数据都创历年来新高,触目惊心。在重拳打击毒品犯罪的今天,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深陷毒潭?打击毒品犯罪难在何处?江西台记者章强报道:
今年24岁的小何本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毒品却给她本应多彩的人生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18岁时,因为失恋心情不好,小何被一些朋友叫到KTV玩,结果糊里糊涂的就沾染上了毒品:
“一开始不知道,到后面染上了,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危害性有多大。”
20岁,本是女孩一生中最青春美丽的年华,然而由于毒品的侵蚀,小何变得形容枯槁,身高1米6的她,一度只有70斤:
“长期下来,人一直就是好瘦,很憔悴,想出门照照镜子感觉自己好丑一样,感觉见不得人,感觉自己好像有什么缺陷一样。”
在吸毒的人群中,有小何这样的懵懂少年,但也有不少所谓的成功人士。35岁的叶先生,原本经营着一家中药店,也算事业有成,但却因朋友的诱惑,他开始尝试K粉冰毒等新型毒品:
“刚开始总以为能控制自己的,后来反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各种借口,一直就玩。”
为了吸食毒品,叶先生耗尽了十几年的积蓄和房产,原本幸福的家庭也破裂了:
“2012年开始吸毒,13年离婚,药店就停在那里。几年下来,反正50万是肯定的。”
一日吸毒,终身戒毒,回想起不堪的过去,叶先生懊悔不已:
“玩这个毒品,人不人鬼不鬼,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都是一个毁灭性的的打击。”
吸毒人员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受到毒品的摧残,从个人到家庭,无不被毒品吞噬着原本应有的幸福。
南昌市公安局缉毒支队法治案审大队大队长李伟介绍,从侦破的吸毒案件来看,98%以上都是新型毒品,与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相比,冰毒、麻古等新型毒品来势汹汹,且因其伪装性,常常让人在不自觉间陷入毒潭:“像海洛因大家都清楚这是毒品,它的发瘾症状非常明显,但新型毒品不是很明显,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时髦,警惕性不强。”
对于我省的禁毒形势,省公安厅缉毒总队副总队长郭建林很是担忧,他介绍,2014年,我省就打掉了制毒前体工厂和制度窝点41个,查获制毒原料220多吨,我省由过去毒品过境为为主转变为毒品过境、消费、制贩并存局面:
“因为江西毗邻广东和福建两省,他们当地打击的比较严之后,这些从事制造毒品的这些人员就被挤压到了江西境内,从2013年起,我们省就感觉到打击制毒犯罪的压力特别大,增长幅度从个位数,一年一两起,突然到十几二十起,到去年到了顶峰到了40多起。”
因为新型毒品的制作方式相对简便,让许多人都铤而走险走上了制毒的道路,毒品源相比以前更复杂了,也更为泛滥。新余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余刚:“现在新型毒品它们都是人工化合毒品,产量特别大,成本特别低,给禁毒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
输送和获取毒品的渠道更为多样和隐蔽,也给禁毒工作带来新问题。南昌市公安局缉毒支队法治案审大队大队长李伟:“网络贩毒啊、邮寄贩毒啊,都很多了,以前很少这种情况,形式多样化,又非常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