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投资者众生相:“僧多粥少”的无奈

07.08.2014  11:38

  “可惜只中了500股。”一个参与了天华超净(300390)新股申购的投资者在其微信群里抱怨。

  尽管如此,这500股的天华超净截至8月5日,已经给他带来了超过3800元的浮赢,而且未来还会有可观的收益。

  本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的第二批新股,上市后遭爆炒的现象仍然愈演愈烈。天华超净就已迎来其第四个涨停板,但8月5日成交量仍只有区区2万股左右,换手率仅0.14%。

  不过,与新股市场表面的繁荣不同,参与其中的各类投资者大多并不满意。

  “都知道新股能赚钱,但二级市场你根本买不到,除非凭运气打新中签,但这个概率太低了。”前述热衷于“打新”的投资者说。

  私募散户萌生牢骚

  随着禾丰牧业(603609)上周末公布中签结果,始于今年6月的这批IPO发行将暂时告一段落。

  回顾近一个多月来的新股表现,无论一级市场打新还是二级市场炒新,用“疯狂”二字来形容都不为过。包括本轮天华超净在内的9只新股上市首日全部“秒停”。

  炒新疯狂还体现在随后的连续涨停上。

  6月末上市的飞天诚信(300386)连拉12个涨停,雪浪环境(300385)、北特科技(603009)则连拉11个涨停,这在A股新股史上都十分罕见。而本轮上市的9只新股目前还无一打开涨停板。

  在炒新产生的财富效应诱惑下,社保、基金、私募、散户对打新都是趋之若鹜。这一点从冻结巨量资金、中签率极低即可窥一斑。

  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打新基金的规模也不减反增。上海某参与打新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尽管成果低于预期,但是公司的三只打新基金每天都呈净申购,少则一两千万元,多则近亿元。

  有着“打新”概念的国泰浓益灵活配置基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基金6月30日时份额达到了12.93亿份,较3月4日成立时已增加了8.77亿份。

  “没有参与上周的打新有点后悔。”上海的金先生感慨道:“不参与,心痒痒,眼睁睁看着新股上市后大涨,又觉得该参与一下,万一中签呢。”

  其实,金先生的心态也是众多打新散户中的一个缩影。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6月底上市的那批新股,他积极参与了申购,无奈运气不佳,一股未中,后来就不想费这个精神了。

  他说,与今年2月份那轮IPO发行相比,此轮新股发行对于中小散户来说,更有“魅力”,尤其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付出的风险较小,无非就是搭上几天利息,但一旦中签就获利丰厚。

  “不过,这依然是一个更适合资金大鳄生存的市场,按照新的发行制度,最好顶格申购。”

  投资者小雷比金先生还是幸运一些,6月打新时中了两只新股,各1000股,不过,他对这一“成绩”也不满意,觉得投入多成果小,合算下来,还不及在二级市场买只银行股。

  不可否认,打新的财富效应吸引力巨大,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若想抢得一杯羹,着实不易。新的发行制度使得打新运气成分较大,想要中签已经越来越难。

  上海某私募负责人阮钦对打新兴趣同样很大。据他介绍,他曾融资打新,也曾向朋友拆借资金打新,但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并不是资金量越大获配新股就越多。

  阮钦坦言,这轮打新炒新的疯狂,与监管层出手对发行市盈率进行行政干预有很大关系,低发行价让全民蜂拥至一级市场,引发打新热,变相到二级市场重现“三高”。“监管层想让投资者得到更多实惠,但这谈何容易,毕竟是僧多粥少。”

  打新基金遭遇成长烦恼

  此轮IPO发行启动前,“磨刀霍霍”的打新基金如今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日前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显示,一些今年新成立的打新基金业绩并不抢眼,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国联安新精选就是一例,截至7月30日,成立以来尚亏损0.6%,单位净值为0.994元。

  一位基金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职打新基金可以说遭到了血洗,中签率虽有提高,但受益面更广,意味着分到的蛋糕更小。

  据其分析,即使新股涨两番,打新对净值的提升也不过0.4%。以一年12波打新计算,对业绩贡献不足5%,加上平时当货币基金运行,大约收益有3%,扣除各项费用,理论上专职打新的稳健型基金年化收益率有7%就不错了。

  北京一家参与打新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也坦承,之前没想到这轮打新这么困难,收益率也低于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原本有意向打新的保本基金后来都放弃了这方面打算。据知情人士介绍,这也是情势所逼,很多保本基金规模都不大,打新少说也得拿出一两亿元,对正常操作扰动太大,且中签概率低,获利机会渺茫,为稳健起见安心拿着债券也好。

  还有参与打新的基金人士说,打新的价值是存在的,只是目前来看运气成分较大。不过,后续随着新股发行增多,专业能力会越来越重要,如打新定价、何时兑现等。

  前述受访的机构人士坦言,目前市场情况下,要想解决发行端的“三高”问题,“炒新”就不可避免,二者可以说是“摁下葫芦起了瓢”,只有彻底推行注册制,两者才能同时解决,“只是谁都知道,暂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编辑卜坚郑世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