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全面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周年回眸之项目推进篇

17.06.2014  11:46

项目大推进 经济大发展

  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增长的原动力,也是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来,南昌始终聚焦重大重点项目,把重大重点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及早谋划,全力攻坚。一个个重大重点项目垒起了南昌发展前进“阶梯”;一个个重大重点项目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不断积聚能量。

  2014年总投资3191.12亿元的100个重大重点项目撬动经济特别是工业平稳增长: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85.83亿元,同比增长12.3%,快于全国增速3.6个百分点。

  大思路、大手笔、大项目、大建设,预示着南昌这片热土充满大发展的后劲和希望!展望未来,这些项目必将转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源,助推南昌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宏伟征程中谱写更宏伟更精彩的华章!

   聚焦重大重点项目加速发展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新建县长堎工业园龙头岗新区的中国北车江西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该项目自4月开工以来,建设如火如荼。这个投资20亿元的项目,一期工程2015年10月底建成后将形成地铁200辆、城际车辆200辆、现代有轨电车200辆的年制造能力。这意味着,今后南昌地铁机车将实现南昌制造。

  北车项目只是我市百大重点项目影响力的一个缩影。从打造核心增长极起,南昌便聚焦重大重点项目加速发展。特别是2014年,全市确定的100个重大重点项目总投资3191.12亿元,年度投资1028.86亿元。相比去年,总投资和年度投资分别增加了大约1000亿元、500亿元左右。

  “要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抓好重大重点项目非常关键。”市重大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重大重点项目重点围绕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需要,突出遴选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要作用的产业项目;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有带动作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项目;对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对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和谐有重大促进的民生实事项目。

   建立强有力的项目推进机制

  项目建设重在推进,贵在落实。打造核心增长极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真正把项目建设始终紧紧抓在手里,着力在项目谋划上求创新,在资金引进上求突破。

  按照“分层分级抓项目”的要求,市相关部门在收集筛选百大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收集梳理出了重点调度项目。市里还针对开放型工作连续两年出台考核奖励办法。我市规定,如果招商引资干得好,县(区)、开发区(新区)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奖励,而获奖的依据主要看项目推进快不快。

  我市开放型经济考核以项目为导向,突出考核“新、特、大”项目的突破性成效和专业招商团队绩效。考核对象分县(区)、开发区(新区);市直部门、驻外机构两大板块。在县区、开发区(新区)板块中,全面完成所承担的各项指导目标且总分排名位于全市前列的单位,可获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奖,最高奖励为30万元。

  在强有力的项目推进机制带动下,2014年1-5月,全市工业、服务业、城建、城管、社会事业、民生实事百大重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2.3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6.8%;69个项目开工,开工率69%;61个项目达到时序进度,达标率61%。

   无限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6月16日上午,经开区内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上,2万多员工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一块块触摸屏产品将作为三星、索尼、华为、联想等智能手机主要部件销往国内外,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二。2014年预计欧菲光产值将超120亿元。“多亏了‘管家式服务’,让我们欧菲光项目推进很快,并不停追加投资,实现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相关人员如是说。

  在南昌,如经开区一样用无限服务优化改善投资环境助推项目发展的例子不在少数。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进程中,我市在项目建设方面侧重逐步从‘保姆式’服务向“管家式”服务转变,以“无限服务、专业服务”的理念,主动帮助项目方协调解决在管理等其他方面一时跟不上的问题,让项目方专心谋发展。

  优化改善发展环境还体现在行政审批程序的精简上。我市出台《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简政放权的决定》,将240项审批事项下放至县区(开发区)。市发改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按照“谁审批、谁跟进”的原则,促事项早办理、督进度、保办结,为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设定办结时限,力求最大限度缩短办理时间。

  一个大项目串起一条产业链,一个大项目培育一个新的增长点。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进程中,项目建设推动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势头正在加速形成。(本报记者 万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