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薪伊执导甬剧《筑梦》北京演出 获戏剧专家好评
甬剧《筑梦》北京演出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由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的甬剧《筑梦》6月13、14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两场。
该剧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打造,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宁波市甬剧团有限公司演出。自2月底在宁波大剧院首演以来,《筑梦》已在宁波周边县(市)区及杭州剧院巡演近60场。
甬剧《筑梦》人物原型为浙江鄞县人沈祝三 (1877~1940),清末民初著名的商人,汉协盛营造厂的创始人。沈祝三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他的事业做得有多大,而在于他作为一个宁波商人,真真切切得诠释了“信义行天下,爱国又爱家”的宁波帮精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教育兴邦”的中国梦。他也因此而被写入武汉大学建校史,记入《汉口往事》,并在武汉名人的公开推选活动中入选,被载入武汉“历史上十大名人”史册。
整部剧以“沈祝三倾囊建造武汉大学”的真实事迹为背景,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出身、“读雨书”长大的宁波人沈三江背井离乡,在商海打拼,经过艰苦创业成为大汉口一位声名显赫的宁波大建筑商沈三江,他低价竞标承建了气势恢宏的国立武汉大学建筑群。不料,建造过程中,因时局动荡,使工程几乎陷入绝境。为圆教育强国梦,沈三江饱含着宁波商人的诚信和对知识的渴望,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倾家荡产建立起了武汉大学。
甬剧《筑梦》由宁波市国家一级青年编剧、宁波市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和国家一级编剧、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王俭联合编剧。导演陈薪伊谈起该剧时说,像沈三江这种守信、坚韧的态度正是现代人缺少的,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创作一部优秀的、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作品,通过她的思考和创作传递给观众。莎士比亚的作品再过500年也是光辉的,而我希望我也能拥有这样的作品,譬如《筑梦》,不仅要给宁波观众看,还要给全国的观众看。
同时,宁波市一大批本土主创人员加入到《筑梦》的创作中。青年导演王红刚在该剧中担任副导演,他是甬剧团自己培养的主创,已独立执导甬剧《借女冲喜》、《欺嫂失妻》两台传统大戏,深受观众喜爱,并参与了《宁波大哥》、《安娣》两部戏的导演工作。唱腔设计由甬剧团的戴纬、汪锋两位老青组合搭档完成,戴纬虽已退休,但对甬剧新作义不容辞,汪锋作为甬剧团优秀青年作曲,创作过《秋海棠》、《春江月》等多部作品,在该剧创作中再次呈现了良好的功底。
此外,甬剧《筑梦》还集合了目前国内的一批新锐主创人员,如来自北京的舞美设计常疆,服装和化妆造型设计一丁,来自日本的作曲家刘一,来自武汉的舞蹈家姚晓明以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灯光设计周正平。他们在陈导的带领下,用创新的艺术理念和严谨的创作态度为该剧倾注了力量。
在看完该剧后,戏剧界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有品相、有内涵、有价值、有意义的正能量作品,不仅诠释了宁波帮精神“信义行天下,爱国又爱家”的精髓,而且赋予了实现“教育兴邦”中国梦的现实主义意义,具有时代特色。
专门研究宁波帮题材的王耀成认为,这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看到的一个好戏,全剧人物心灵美、舞台美、音乐美。把甬剧这个具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剧种,加入了很多新的现代化元素,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上有突破,让人耳目一新。几个核心人物的塑造不仅突出了“沈祝三”这个主角,同时又使其他人物性格鲜明,侧重分明,各有千秋。
著名戏剧家周冠均认为,在所有反映浙商精神的舞台艺术作品中,《沈三江》是诠释得最尽善尽美的,从“务实、守信、重学、向善”的宁波帮精神到浙商精神,再到浙江人核心价值观全都深刻反映了出来,可以说做出了宁波人的艺术追求。
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谢丽泓说,《筑梦》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沈三江形象,就像台词所言:“我沈三江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顶好的。”他倾家荡产做成了好事,但最后连眼睛也瞎了,他是一位有情怀的人。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