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井冈山水利扶贫攻坚纪实
“近年来,井冈山市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号工程和头号政治任务来抓。截至2016年底,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全山贫困人口减少至579户141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7%,远远低于国家2%的贫困县退出标准。”2016年底,在井冈山市脱贫攻坚验收会上,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自豪地告诉全国各路媒体。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指示 “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井冈山坚决兑现了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的庄严承诺。
在这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的脱贫攻坚战中,井冈山市水利局精准施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整合资金,聚焦贫困群众,以水利项目为抓手,以解决贫困群众水利需求为己任,大力推进水利扶贫工程,全年共投入水利扶贫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 、水毁修复、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让贫困群众喝上了干净自来水,用上了水冲厕,实现了农田丰产增收有保障,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高,为井冈山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也为井冈山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水利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井冈山水利局理清思路,抓住四个关键点:
---“帮扶谁”。如何将有限的水利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贫困户是帮扶的焦点。“我市严格按照贫困标准,创造性提出了“红卡户”(特困户)“蓝卡户”(一般贫困户)分类识别方式”。井冈山市防汛班主任、坳里乡渡陂村第一书记康勇说。用这种方法,精准识别出贫困户4163户13852人,其中“红卡户”1573户5256人,蓝卡户2590户,8596人在操作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红卡户”重点帮扶倾斜。
---“扶什么”。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客观的多种原因,井冈山的贫困户比例还比较大,有些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也各不相同。“只要贫困户的需求是我们水利能解决的,就是我们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水利扶贫的目标。”井冈山市水利局长牛山说。为彻底摸清贫困户的水利要求,组织人员深入全市18个乡镇(场)117个行政村及林分场,对全市贫困人口的各类水利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系统全面的建立了贫困户水利需求档案,做到了一户一卡。深入细致的精准调研为水利扶贫列出了工作台账,明确了工作目标,做到了有的放矢,为向上争资立项、筹措扶贫资金把好了脉、对好了表。
---“谁来扶”。井冈山水利局充分调动水利系统的精干力量,成立水利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职工作人员、联络员,负责水利扶贫项目规划申报,业务工作联系,项目督促检查。组建18支水利扶贫工作队,每个工作队对接1个乡镇,明确目标任务,签订责任状,立下贫困群众不脱贫不收队的决心。科级干部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选派6名组织协调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一支支水利扶贫队伍加入脱贫攻坚大会战,奋战在扶贫第一线,“5加2”“白加黑”,为全市顺利脱贫“摘帽”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水利力量。
---“如何扶”。统筹规划,编制了《水利扶贫项目库》,制定了《水利扶贫工作计划》。通过“向上争,地方筹,群众投”等多种形式,统筹水利项目资金,开展水利扶贫大会战,着力解决贫困户的水利需求。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一场有的放矢、分类实施的水利精准脱贫攻坚大会战在井冈山这片红土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刘祖喜是坳里乡渡陂村的蓝卡户,因为生病落下了残疾,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为收入低,至今没有用上自来水。水利局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给他安装了自来水。据了解,仅此一项,投入资金2366万元,新建水池44座,铺设管路368公里,投放干泵300台,建成整村集中供水工程60余处,分散打井工程70余处,解决1.2万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红、蓝卡户实现了全覆盖。尤其是在习总书记视察的神山村,投入资金70万元,解决了54户23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在井冈山率先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全村通。“现在,我们贫困户也都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冲水厕”。刘祖喜说。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活条件,也使贫困户精神面貌明显改善。
相对于刘祖喜来讲,大陇镇中村村邓发桂就有所不同,他和大部分贫困户一样,因自然条件的因素,生产条件差,想干一番事业,却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为此,井冈山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资金1300万元全部安排在全市35个国定贫困村,充分发挥水利项目资金在扶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改造小型灌区42座,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亩,整治山塘10座,新建拦水堰3处。渠道整治总长96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8万亩,恢复耕地面积0.3万亩。整体改善了贫困村的水利基础设施面貌。“我现在可以发展蔬菜基地,而且我还承包了村里的几口水塘,加入镇里的渔业专业合作社,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邓发桂不无高兴地说。
易涨易退山溪水。说起2013年的山洪,谢斐忠还心有余悸,那场洪水将他的住宅全部冲垮,异地建房让他一度返贫。为此,加快实施水毁工程修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刻不容缓。井冈山市水利局利用农发行PSL贷款项目和自筹资金2100万元,投入到全市35个国定贫困村,对所有水毁河堤进行修复,新修河堤28公里,整治渠道60公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新增治理河段长度17公里,保护耕地面积3万亩,保护人口5万人。为贫困人口防洪减灾,避免因灾返贫发挥了巨大作用。“安居才能乐业,我们再也不要担惊受怕了”。谢斐忠如是说。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看到别的乡村美丽的不行,一些贫困村,心里也痒痒了。怎么办?针对贫困村的改善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家园的需求,井冈山水利局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完成林草面积792公顷,封禁治理332公顷,共完成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并把水土保持项目与贫困户致富产业相结合,帮扶贫困户发展茶叶、黄桃、花卉苗木等致富产业2000余亩,为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不返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电站8座,扩容装机2760千瓦,年增农村水电发电量862万千瓦时。许多贫困户的家中用上了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脱贫“摘帽”是贫困的终点,也是致富的起点,在奔小康的过程中,水利助跑的实践仍然在深情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