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梦想注入碧水中
本报记者 郑 颖 实习生 陈菲菲
7月12日,张萌刚从赣州出差回来,就参加了一个保护鄱阳湖水质的研讨会。直到会议结束,他才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这几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不断加重,作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负责人的张萌也越来越忙。“我们的任务是为全省的碧水保卫战提供决策参考,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张萌说。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这些年来,水环境遭到一定破坏,尤其是农村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萌带领团队开展了很多示范项目的研究与设计,余干县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整县推进就是其中之一。
在对余干县19个乡镇70个村进行详细调研后,张萌发现,余干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极低,基本处于直接排放的状态,这也是农村水环境的共性问题。找到症结,张萌开出了一张“药方”——分类施策,对人口超过1000人的村庄、经济较发达的村庄,采用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集中处理;对人口300人到1000人的村庄,依据经济发展水平,采取集中式或分散式处理技术;对人口不足300人的村庄,采取分散式自然生态处理技术。
余干县按照张萌团队给出的研究与设计要求,开工建设了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收集管网工程,农村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这也为全省加快推进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
赣州,是我国南方离子型重稀土的主要产地。过去,关于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几乎无标准可依,环保监管十分困难。2016年,张萌临危受命,着手制定相关标准。稀土矿山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如何对污染物进行筛查?如何划定合理的标准范围?……摆在张萌面前的,是一连串难题。
“只有经过全面筛选,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围绕离子型稀土矿区,张萌带领团队,设置了50多项指标,对寻乌、定南、信丰、安远、龙南、赣县6个县(区)进行大范围初筛。在此基础上,他们将龙南和定南确定为重点分析区域,再次进行详细筛查。为此,张萌带领团队每两个月要到龙南和定南采样一次,每次都依据不同的指标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进行全方位的采样。一次采样,就要在山上吃住十多天。
就这样,张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数据。他带领团队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制定发布了《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填补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相关国家标准的空白,对于我国南方重离子型稀土矿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稀土矿种的科学开采、保护性开采及污染防控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身为湖北人的张萌,因为水和江西结缘。“以前从没想过自己的事业会在江西。”2010年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张萌有许多选择,北京、深圳、南京的研究单位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是,与导师来赣的一次科研项目合作,让张萌找到了事业的方向。
因为水,张萌的事业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亮。2015年度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2016年度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018年度“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各种荣誉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但更令他振奋的是,通过不断努力,近年来江西的水环境质量一直在提升,2018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优,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
张萌深有感触地说:“从大学选择读环境工程专业时,我的初心和梦想就是让水变得更干净、更清澈,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常伴人间,我会朝着这个目标一直努力下去。”